“你就是嫌貧愛富,你是不是想離開我,好去找個有錢的?”
梅筱離啞口無言,只能認命的閉口不言。
這樣的日子維持了一年,直到孩子出生了,劉思源還是和從前一樣,什麼事都不管。
梅筱離終於爆發了,她和劉思源大吵一架,帶著孩子回了孃家。
梅家父母都很生氣,但是也幫不上什麼忙。
老一輩的思想比較封建,都沒想過要梅筱離離婚,她自己也從來沒有起過這個念頭。
梅家並不是只有她一個孩子,梅筱離還有一個哥哥梅孝文,他早就結婚有了孩子,梅筱離在孃家住著並不舒坦。
劉思源來接她,她就跟著回劉家了。
劉思源更加得意,知道梅筱離沒有地方可以去,他就不再收斂,連哄都不哄了。
劉思源變得更加挑剔,一會兒嫌棄梅筱離不愛打扮,一會兒嫌棄她的身材走樣。
他看梅筱離不反抗,甚至還拿她和前女友相比,列出她們的優缺點。
梅筱離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劉思源不同意,他三十多歲娶個媳婦也不容易。
梅筱離帶著孩子搬出去住,公司的上司呂家榮知道她的情況,對她很照顧。
劉思源無意中發現了,他怒不可遏,同意了離婚,但是他到處敗壞梅筱離的名聲。
最後,梅筱離丟了工作,也遠離了呂家榮,免得別人說閑話。
劉思源讓梅筱離淨身出戶,也不讓她帶走孩子,失去了工作的梅筱離根本鬥不過劉思源,孩子最後也歸了劉思源。
梅筱離沒有回梅家,她用所剩不多的存款租了一間房子,找了一份工作,獨自生活。
劉思源卻變得勤快起來,接送孩子上學,帶他去遊樂場玩,孩子小,根本不會分辨好壞。
只過了幾個月,劉思源就籠絡了孩子的心,孩子徹底不認梅筱離了。
更令人氣憤的是,梅筱離有一個閨蜜,兩人是大學同學,因為兩人的家離得近,所以經常一起玩。
這個閨蜜名叫練愛蓮,梅筱離相親的時候,她就一直反對,可惜梅筱離堅持,沒有聽她的。
後來兩人結婚,她就一直吐槽彩禮太少,劉思源年紀太大。
這有了矛盾,她又一直勸梅筱離離婚,說什麼不能在一棵歪脖樹上吊死。
她信奉的就是及時行樂,不能為了棵樹放棄整片森林。
後果就是,她因為流産太多次,已經失去了做媽媽的權利。
這次梅筱離離婚,她也幫了不少忙,幫忙搬家,買東西,安慰梅筱離的情緒,兩人一起罵劉思源解氣。
誰知道接觸的多了,她居然看上了劉思源,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更過分的是,劉思源對待練愛蓮的態度完全不像從前對待梅筱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