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訴兒子,我是你親爸爸,表嬸是你親媽媽,我們都愛你,但我們不能認你。
石墩哭的稀裡嘩啦的,不管表叔怎麼罵他,他一定要叫媽媽爸爸。
顧景華見小小的孩子哭得那麼傷心,不忍心再傷他的心,跟他約定好,在家裡可以叫爸爸媽媽,出門記得要叫表叔表嬸。
打那以後,石墩在家裡就改了口。
他改口第一天,媽媽可高興了,自己生的孩子終於能叫她媽媽了。
媽媽抱著他親了又親,爸爸坐在一邊悄悄拭淚。
門一關,他也是個幸福的小孩。
雖然爸爸媽媽一首沒領結婚證,但他知道,爸爸媽媽關系很好。
媽媽不上班,就在家裡給他和爸爸做飯,吃的穿的一點不差,也從來不缺錢花。
爸爸有好多錢,從來不在外頭沾花惹草。
他改口的第二天,他看到爸爸給媽媽買了兩個大金鐲子!
石墩一天天長大,他漸漸明白了父親的苦心,他開始主動經營和趙家的關系。
因為每次學校裡需要趙爸爸出頭的時候,父親都要去趙家說好話、送東西。
雖然趙爸爸總說不要,但父親堅持給趙爸爸送禮。
石墩不想讓父親太操心,他就經常週末去趙家,問趙家爸爸媽媽問,幫趙家爺爺奶奶幹家務活兒。
趙家爺爺很喜歡他,說他懂事。
隔壁大姑只要看到他,就把他叫過去,給他吃的喝的,讓哥哥姐姐帶他玩。
謝家哥哥姐姐讀書特別好。
讀書是石墩的短板,他在上學上頭好像沒什麼天賦。
父親對此非常不滿意,經常拎著他的耳朵,開車把他送到謝家,請雙胞胎哥哥姐姐教他寫作業。
不管父親費了多少心思,石墩在上學上頭確實沒多少進步。
顧景華給兒子下了死命令,必須要考上個學校,哪怕最差的大專也行!
考不上這輩子啥也別幹,讀一輩子書,老子供得起!
石墩讀書讀的快要苦死了。
他苦啊苦啊苦,苦了好多年,終於考上個普通大專。
顧景華在接到兒子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在家裡痛哭一場。
石墩終於結束了自己的酷刑,他真的不喜歡讀書。
顧景華這次親自送孩子去上大學,沒有麻煩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