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爸媽忙著工作,對她的關注就很少,注意力全部在龍鳳胎弟弟身上,她一直跟在哥哥姐姐的屁股後面,放養著長大,。
十五歲那年,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下鄉上山支援農村建設,工人家庭沒有工作的初中高中生也要去下鄉。
她爸媽給大哥花錢買了個鋼鐵廠的工作名額,又安排她姐趕緊嫁人,人家婆家給找了個臨時工的工作,他弟弟也被爸媽安排進了腳踏車廠做了臨時工,全家人只有她一個沒著沒落。
她出發前一天晚上,她哭了很久,她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被送去下鄉的是她。家裡的哥哥姐姐弟弟都安排好了出路,唯獨把十五歲的她送到鄉下。
當時原主的媽葛蘭英只是抱著她安慰了一會兒,“都怪爸媽沒本事,你們幾個,誰離開這個家,媽的心都疼得很,等我們在城裡安排好了,就把你接回來!”
原主相信了,相信她的爸媽是愛她的,只是沒有那麼多的錢,不能給自己找到工作!
她出發的那天,家裡人都去上班了,沒有一個人去送她。街道辦的人還很驚訝,這麼稚嫩的一個小姑娘居然一個人揹著行李就跟著隊伍出發了!
說起行李,原主也有些難過,她的所有行李,都是家裡人淘汰下來的,被褥是她媽用舊了的,臉盆是掉漆的,水壺是弟弟摔了幾個大坑的,裝行李的蛇皮袋倒是她爸特意找來的,只剩下兩身衣服是自己以前的了!
原主到了她下鄉的夏家屯之後,努力跟村裡人學幹農活,挖野菜、摘果子、採山貨,只為了多攢一些寄回家。
跟她同來的知青漸漸也不願意跟她來往,她始終是不一樣的。
大家每個月都能收到家裡寄的錢票以及一些鄉下買不到的物品,只有她隔一段時間收到一封信,信裡的內容也是各種哭窮。
‘你大哥該說物件了,女方家裡要彩禮,錢不夠!’
‘你小弟正在長身體,廠裡的活兒太重,得補補’
‘你大嫂懷孕了,需要營養’
‘沒錢給你小侄子買奶粉’
......
總之,下鄉五六年以來,原主沒有收到家裡一根線頭一分錢,反而每個月往家裡寄吃食和錢!
傻傻的原主一直堅信,家裡人是愛她的,只是日子太過艱難,在下鄉的日子裡,再苦再累她都不要別人的幫助,拒絕男知青的曖昧,逃避村裡二流子的騷擾,回絕村裡大娘的提親,只為了有朝一日能回到那個家裡。
原主一直渴望能夠得到家裡人的關心和愛!
當返城的通知下來之後,原主有幸被知青辦安排在江城的皮鞋廠工作,她揹著那一卷鋪蓋回城了!
令原主失望的是迎接她的是爸媽疏遠客氣的問候,以及大嫂的指桑罵槐。原主發現家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光腳踏車就多了兩輛,自己以前住的房間現在擺的全是侄子的東西,她的物品一樣都找不到了。
晚上晚飯時,一家人的氣氛很尷尬,沒有一點兒聲響,偶爾大嫂還說兩句難聽話。
她以為,家裡人多年不見有些生疏,過些日子就好了,到了睡覺的時候,大嫂又是摔摔打打,不讓她睡小侄子的床,嫌她髒,也嫌她的東西髒,只讓她打個地鋪。
由於太過勞累,原主直接在地鋪上睡了過去,心思多的弟弟將她的行李翻了個遍,沒想到裡面居然有一個皮鞋廠的招工名額,直接拿著介紹信去報到就行。
他就將介紹信給偷走了,連夜送到了自己物件那裡,兩人很快談好了條件,小弟的物件有了工作之後,就立馬和他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