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是女人,可是也能幹活,幫著和泥,幫著背東西。
而且鄉下女人,都沒有裹腳之內的,幹活都是一把好手。
竇小豆則在家帶著兩個孫女。
閑來無事,就給兩個孩子啟蒙,帶著兩個孩子上後山去挖點藥材。
帶著兩個孩子,也沒敢往深山去,就在外圍轉悠。
一晃,快過年了,人多力量大,石橋也已經修好了。
因為下雪的緣故,河裡的水也多了起來。
出行都從橋上走。
他們家離橋不算遠,可以說這位置還是很不錯的。
年前,竇小豆帶著一家老少去了城裡。
兩個媳婦去購買糧食,還有過年要吃的東西。
她則帶著兩個兒子去了官府。
準備再購買兩畝地。
要靠著河邊的,趁著冬天,好好規整一下,弄成兩畝水田,開年了,一家的口糧就得從裡面來了。
兩畝地,花了她十兩銀子,這可是兩畝荒地就要這麼多,這要是擱好田,那不得更多啊。
陶柱兩兄弟聽到這個價格,臉上就沒好過。
所以,古代有田有地的,都是地主,員外。
他們這些農民,根本沒錢買田地,只能從地主手裡租佃。
一年從頭忙到腳,種出來的糧食,交了賦稅,還有租佃費,也就將將夠餬口。
和她一樣來購買田地的還有兩戶,竇小豆看了一眼,不認識。
但是回去的路都是一樣的,看得出來,應該是逃荒之前手裡就有錢。
過完年之後,一家人就開始忙活著整理田。
先把地裡的雜草清理了,草根這些,全都聚在一起燒了。
石頭這些也都給弄一弄。
弄完了這些,又去山裡挖泥土,一挑一挑的挑下來,就連兩個孩子也都沒有閑著。
挑不動就背,背不動就挖土。
一家人忙活了一個月,從一片荒地,沙地,硬是被他們變成了兩畝田。
田埂,以及田裡的泥土,全是他們從山裡挑下來的。
眼看著天氣暖和了。
竇小豆又去了一趟城裡,這次帶回來了種子,以及兩只小豬仔。
兩個孫女就負責養豬,洗衣做飯。
竇小豆就帶著兩個兒子兒媳開始弄地裡。
總共四畝地,還有半畝左右是林子,也弄不了兩天就搞定的。
弄好之後,竇小豆就讓兩個兒子上鎮裡去找夥兒幹。
家裡的家務,還有地裡就交給兩個媳婦,至於竇小豆嘛,就帶著兩個孫女滿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