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費力,但是一想到接下來安穩的生活,大家幹得都很起勁。
看不到,就都點著火堆。
好在現在什麼都缺,就是柴火不缺。
到處都是枯死的樹幹,幹樹枝,直接拖回來都夠燒好久了。
這裡就像是一個中轉站,逃荒的人,都在這裡歇了兩天,準備好好補充一下食物。
眼看著這裡聚集的人越來越多,鎮上的也不好當不知道。
這裡說是鎮,其實也是一個地方的縣,好巧不巧縣衙就在這裡。
縣令也怕這些人鬧出個什麼,回頭沖進城鎮。
那餓急的人,誰也不知道會做出什麼。
於是,竇小豆他們在這裡停留第五天的時候,衙門的人在官道旁設了一個救濟粥棚子。
每天一個人能去領一碗粥。
粥棚子設下第二天,旁邊又多了一個登記戶籍的。
願意留下來,在這裡落戶的,就需要登個記。
登了記,就能得到一塊宅基地,還有兩畝地。
竇小豆得知了,趕緊帶著一家老少去登記。
官府想著這一塊雖然靠近官道,可是地都不好,全都是山林。
就算有人留下來,給兩畝地,回頭開荒開出來了,那也是要交稅收的。
收成好,還能給他們縣裡創收。
收成不好,也損失不了什麼,反正都是深山老林的,荒著也就荒著了,還不如拿來安撫這些難民。
而且,這些山林土地,也全都是縣裡的有錢人出的。
一個個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出點地怎麼了。
所以,不管怎算,官府都是沒吃虧,不光沒吃虧,還得了利。
畢竟,這錢是縣裡的商人出的,名是他們官府得的。
至於送的兩畝地,這個就靠運氣了,純粹就是官府隨意圈畫的。
拿著新的戶籍,還有地契,竇小豆沒什麼反應。
不過兩個兒子已經咧著嘴開始笑了。
竇小豆先去看了自家的地,在河對岸,全是沙石,還有一部分是林子。
官府畫的宅基地,就在地的旁邊。
竇小豆逛了一圈,就帶著兩個媳婦把宅基地收拾出來。
兩個兒子就開始搬東西。
現在河岸兩邊都忙得熱火朝天的。
之前搭的草棚子,也拆了,全都挪到這邊。
只需要重新搭起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