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後來打仗,官府的來拉壯丁,丈夫被抓去當壯丁,死在了戰場上。
第二年大兒子也被抓去當了壯丁,也沒了。
這一下子丈夫和大兒子都沒了,對原主的打擊可謂是大。
好在之後沒再繼續打仗,她剩下的兩個兒子得以儲存了下來。
只是婆家看她沒了丈夫和大兒子,家裡又只剩下三個半大的孩子,就起了心思,幹脆把他們母子四人給趕了出來。
說得好聽是分家,說得不好聽就是趕了出來。
好在原主也是個厲害的。
沒了丈夫和大兒子,她還有兩個小兒子和一個小女兒,她還是有活下去的動力。
靠著在後山開荒,她還是把這個家撐了起來。
眼看著日子好起來了。
兩個兒子都相繼成親生子,女兒也出嫁了。
天下大旱,地裡顆粒無收,這還不算,接著一年都沒有下雨。
溪流河水全都幹枯。
野菜野草,樹皮,但凡是能吃的,都被薅了個精光。
家附近沒了吃的,那就去遠點的地方可是方圓百裡,基本都是一樣。
官府也是亂了套,根本沒有讓來管。
後來因為沒有糧食,十裡八村的,都相繼開始死人。
鎮上的糧食也賣得很貴,他們這些老百姓根本買不起。
原主覺得不能這樣下去,於是就帶著家人開始往南方走。
據說南方雨水多些,莊稼也好些。
總不至於缺糧。
有這個決定的,不光他們一家,還有很多村裡的人。
一路浩浩蕩蕩,猶如蝗蟲過境。路上只要是能吃的,都被薅了個精光。
一路行來,逃荒的隊伍越來越大。
路過的城鎮基本上閉門不開,生怕他們這些逃荒的人會做出什麼事情。
這一走,就是一個多月。
前幾天他們聽說有兩家的孩子不見了。
後來才知道,是被另一夥兒餓急了的人掉了。
於是人人開始自危,基本都是抱團取暖。
像原主他們家這樣的,就和女兒婆家,以及兩個媳婦的孃家一塊抱團。
因為他們隊伍是好幾個家庭,孩子也有十來個,但是男人也不少。
一般還真沒人敢來打他們的主意。
說是抱團取暖,也只是在有人打孩子主意的時候,全都站出來,讓別人忌憚。
可是吃喝這方面,還是各自管各自的。
路邊的野草,樹皮,樹葉,能吃的,反正自己找著了,往嘴裡塞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