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院子像四合院一樣,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
東廂房旁邊就是挨著的廚房,茅廁在後院。
原主帶著兩個孩子住在西廂房,之前大嫂沒出事兒的時候,帶著三個孩子住在東廂房。
自從大嫂出事兒了,老太太就把三個孩子接到了正房去住。
前面就是中間一個小院子,搭了一個葡萄架,下面是一個石桌。
挨著門廊的地方是水槽,旁邊是一個壓水井。
院子還是蠻大,在整個縣城都算是大的路。
後院還有一大片,以前種的花,現在被老太太種的各種蔬菜,還搭了一個雞窩,養了幾只雞。
進了屋子,裡面整整齊齊的,跟老太太還在的時候一樣。
之前老太太藏錢也沒有瞞著原主,所以,竇小豆很快就找到了。
一個鐵的盒子,一開啟,裡面三張存摺。
竇小豆知道,其中一張是大哥的撫卹金。
另外兩張,一張是原主丈夫這麼多年交的一半工資,另一張是大哥這麼多年一半的工資。
老太太對兩個兒媳婦都是一樣的,沒結婚之前,兩個兒子的工資都在她手裡。
結婚之後,只要一半,另一半給兒媳婦。
至於兒媳婦自己的工資,她是一分沒拿。
盒子裡還有一些零散的錢票。
竇小豆數了數,大概有三百多,還有一些糧票,副食票………
除了這三張已經有些舊的存摺本子,還有一張新的,是大哥兩口子都沒了之後,大嫂手裡的錢。
老太太全都拿去存銀行了。
平時也時常跟原主說,大哥家這三張存摺,以後她走了,就讓原主儲存,這些錢夠三個孩子大了。
現在想想,估計當時老太太也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了。
想想也是,先是兒子,後是媳婦,要不是那時候原主懷上了,加上老大家留的三個孩子,老太太早就受不了打擊跟著去了。
這時隔一年,還沒從打擊中出來,小兒子的噩耗又傳來了。
老太太這是徹底繃不住,直接跟著去了。
留下這一攤子給原主。
沒想到,原主也是個受不了打擊的。
只是可憐這些孩子了。
翻了翻幾張存摺,這些錢加起來,也有四五千了。
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一筆鉅款了。
這還不算原主手裡的錢。
原主丈夫的撫卹金,還有丈夫這些年每個月一半的工資,還有原主自己的工資。
把大哥家的三張存摺遞給曹建軍看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