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嚎叫的聲音啊,你聽不到?。”魯岐解釋道。
黃牛依然在悠閒地緩步而行,牛背上的小孩兒扭過身子,一臉的鄙夷“你不會腦子不大好吧,我今年十歲了,沒聽過,我爺爺今年六十歲了,也沒聽過,村裡的每個人,都沒聽過。”
聽這孩子語氣輕快,話講得淡定從容,不像是撒謊的樣子,魯岐心頭不由犯起了嘀咕,莫非,那個聲音的頻率在村民的聽覺範圍之外?
而自己經過仙骨強化的身體,卻可以聽到那個聲音?
“呵呵,可能是我聽錯了吧。”對於小孩兒的答覆,魯岐未置可否,話題一轉,問道:“不知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啊?”
“叫我小順子就行啦。”
有一搭沒一搭地與這孩子一邊扯,一邊套話,小順子畢竟只是一名孩童,一路上,魯岐已將這個村子的情況摸了個大概。
正如同小順子身上穿的古裝所表露出的資訊一致,這裡的時間線果然是古代,至於具體是什麼朝代,小順子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兒自然是說不清楚,因為自打他出生時起,便生活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未接觸過外界。
一路上,魯岐只覺得眼中所見的景色,心中竟有些熟悉之感,但要是說之前來過這個村落,那倒是不大可能,只是……
這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種作的景象,再加上小順子對於這裡避世的描述,分明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嘛!
走得越遠,見得越多,心中對於這個猜測便越發肯定,心裡思索著。
“爺爺,家裡來客人啦!”原來,二人一牛已經穿過半個村子,來到了小順子家中,一路上遇村民十餘人,各個都面帶笑容,與小順子打招呼,對於魯岐這個外來者,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
這時一所不大的木屋,住這祖孫二人勉強夠用,若再加一人,則會顯得些許侷促了。
屋後是一片農田,種的都是些豆角白菜等家常蔬菜,小順子此刻正站在農田邊緣,衝著田裡大聲呼喊爺爺。
就聽得豆角藤架當中一陣沙沙作響,不多時,一位耄耋老人挎著竹筐,從藤架當中鑽了出來,身上的粗布衣裳還粘著豆角葉子,朝著正在呼喚自己的孫子而來。
別看這老人鬚髮皆白,身子骨卻很是硬朗,腰桿筆挺,走起路來虎虎生風,須臾間,便跨著大步來到孫子跟前,目光卻已經盯在魯岐這個外來人身上。
老人目光矍鑠,眼中對於這位外來者沒有絲毫懷疑恐懼之意,反而是充滿了好奇,張口問道:“後生,你可是我那漁人兄弟的朋友?”
漁人?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這特麼對上了啊!
魯岐還是想試探一下,“這位老先生,我不是那漁人的朋友,卻也是聽過那漁人的故事,才尋得此處的,不知您的先祖可是為避秦時之亂,才定居此處的?”
“正是啊,聽先祖所說,我們的確是在秦朝便定居在這裡了。”
老人話鋒一轉,“自打上次與那漁人兄弟一別,已經過去十五年了,當時小順子的爹媽還在,小順子還沒出生呢。後生,我問問你,我兄弟如今身體是否康健啊?他當時可是與我約定好了,再來與我同醉的,十五年都沒來,他爽約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