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倍工錢,定時休息,供茶供水。
在牧場建宅的人可以低價換牛乳回家,雞鴨禽畜也能買,價錢還挺便宜。
這個便宜針對的是內部價。
做工這段時日,青壯漢子們也瞧見有城裡的大戶人家派人來打聽訊息,直接像牧場下單。
皇商的名頭響當當,聽起來縹緲,實際可是沉甸甸的分量,能夠示好套個交情,何樂而不為。
只要下過訂單,必定會成回頭客,第二次來說不準就是長期定契,牧場還沒修好,對方就要求一簽三五年,甚至直接開口簽十年的都有。
這種情況不是一兩回,看的多了,小工也眼熱,本來他們還嫌牧場的東西貴,但和那些大人們相比,他們做工的買還更便宜點呢!
內部價,這名頭聽起來就舒坦,好像他們和牧場一體似的,自己人。
抱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青壯漢子們想,要不就試試?
像他們這個年紀,當初被挑選過來的都是老實肯幹的,通常都有個類似特性,不捨得給自己花錢。
但如果給家裡人花錢,一狠心,一咬牙,貴價的東西也捨得看。
最開始大家先買的是雞蛋,沒別的原因,牧場庫裡就這兩樣最便宜。
也不知道是怎麼喂牲口的,這滋味吃起來就是不一樣。
一顆雞蛋溜溜滾下肚,好似吃了顆仙丹,還吃出鮮嫩甜味來了。
這個好,每個人都買了不少,楚家牧場在他們這裡信譽度還是很高的,買的都是活種蛋,回去還能抱窩孵出來。
到時候的雞禽他們也可以賣,大家心裡都有小算盤,高價些賣。
後來牛乳也賣爆了。
城中的富商豪強每日都在這兒訂牛乳,訂單量與日俱增。
不管喝過沒喝過,小工不傻,知道這是個好東西。單身一人的捨不得花錢,但拖家帶口的,大多數願意換一點回去,給老婆孩子嘗嘗味。
小孩又不懂其中辛苦,喝了只會鬧著還要,堅持上一段時間,原本蠟黃的小臉都白皙紅潤了。
這事情還是個連鎖反應,眼看同村的娃娃裡,有的孩子面色紅潤,又乖又漂亮,難道不會多問一嘴?
哦,你們家可真捨得,還每天都給小孩兒喝牛乳啊!
什麼?在那兒做工買東西都能便宜些?那要不幫我也帶點兒?
大部分父母在“為了孩子”這一點上,只要有條件,都相當捨得花錢。
總之楚家牧場的銀錢定時定點發出去,又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流了回來。
人多力量大,甚至許多漢子還沒真正轉變為牧場長工,內心對牧場已經生出了歸屬感,幹起活來也分外賣力,建設進度飛速增長。
很快,廣闊綿延的新牧場便落成了。
屋宅林立,圈舍成片覆蓋方圓近百裡。
也有油嘴滑舌的工頭湊到管事身前問,莊園外為何還要修這麼多額外的屋宅,佔地也不大,數量還挺多,距離莊園中心有一定距離。
管事也沒說,只叫他們老實幹活,別問這麼多。
相比於莊園部分,簡略粗糙了些,但對他們來說,已經比自家爛房子大出許多。
要不是畜禽的欄舍都加蓋黨風屋棚,他們都以為這是給畜生住的。
唉,這年頭,畜生都住的比他們好!
最後一日,上工的時候大家都格外積極,又是期待又是惶恐,希望自己能留下來,又怕最後沒訊息。
他們都還年輕,有力氣,也不是不能去別處找活,但待遇薪銀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天下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色傳來遞去,都沒聽到什麼訊息,一顆激動的心漸漸沉了下去。
特別是最後的工銀都結清,一一核對,發到他們手裡。
捏著碎銀塊,漢子們心裡拔涼拔涼的,還得強打起精神去牧場倉庫前買東西——
這會兒同村同巷讓他們代替幫買牧場貨品的人太多了,先將要買的貨物數目說清楚,銀兩給付一半,漢子們下工後幫著買,基本上出了莊園都是大包小包,門口有一排圍住的人群,都是等著拿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