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一瞬,判若兩人。
東方餚:“……”
楚辭轉身迎向王會長,笑意又如桃花綻放:“您覺得這些珠飾如何?”
東方餚只好繼續搖扇,給可憐的自己扇風。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王會長既然來了,也沒打算空手回去,在楚家珠記挑了幾只釵,回去送給夫人。
哪怕楚辭不收銀子,他也堅持要給,付完銀子後,與東方餚一同出門。
等到離得有些距離,王會長才微笑道:“從前都沒聽你提起過有這樣的朋友。”
東方餚想起自己的黑歷史,最近又被迫套起的寫文馬甲,他語帶深意,略含苦味道:“巧了,以前我也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朋友。”
王華未解其意,倒也知道東方公子的底細,被無數文人雅士推崇備至,奉為楷模的東方公子其實才是最不守規矩、最為怠懶的那一個。
只以為東方餚又在瘋言瘋語,王華道:“ 應該恭喜楚姑娘,珠記在江州終於站穩跟腳了。”
這下輪到東方餚反駁了:“她的珠記都開了兩月有餘,鬧出的事情無一不是聲勢浩大,客人蜂擁而入,差點沒供不應求,這才站穩跟腳?”、
王華並未解釋,只是微笑不語。
之前,城民們對楚家珠記的印象更多停留在“遊珠會魁首”、“珍珠很不錯”、“傳聞八卦故事很多”,下單的客人除了喜愛寶珠,還是湊熱鬧者居多。
自改良後,覽櫃中展示的珠釵煥然一新,一眼望去,或簡約優雅,或繁複華麗,各種樣式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珠釵的每一處線條,每一處鑲雕,無一不體現匠人的巧思和精湛技藝。
就他方才在珠記呆的短短功夫,已經可以看出不少的客人都是回頭客。
他們付銀子時甚至會問上一句,楚記的珠飾樣式做工比之以前更加精巧別致,是不是換大師傅了。
風頭會過去,熱度會退卻,唯有真正的實力才能夠長久生存。
珠釵的美,一為精,二為貴。
從前楚家珠記的珠釵,品貴有餘,精雅不足,在擁有明顯劣勢的情況下,哪怕一時風光,很快也會歸於平常。
真正有能耐的匠人師傅都被層層保護,以重重束縛約束之,哪裡能讓他們在外隨意流通,對於楚家珠記那些技藝粗劣的釵飾,看熱鬧的人也不少。
更何況楚家珠記主人成日玩貓鬥戲,和其他兢兢業業經營的珠記相比,她彷彿就是來遊山玩水,起鬨看戲,隨時可以撂挑子走人,故而城中其他幾家根深蒂固的老字號珠記哪怕遇見強敵,有驚而無懼。
但這會兒不一樣了。
瞧這位楚娘行事看似荒唐,實則進退有度,心中早有成算。
不知從哪兒找來的這位大師傅,技藝了得,連見慣了各種寶飾的王華也不由得為之贊嘆工技之美。
此時楚記要名聲有名聲,要做工有做工,要靠山……
王華腦海中閃過一些傳聞,他笑看一眼還在等待解釋的東方餚,目光又轉向珠璣記的招牌。
王華搖搖頭,可惜了,也是一家老字號。
……
楚辭搖著扇子回了郊外小院。
方才東方餚還在時,楚辭見他執扇輕搖,氣度風雅。
扇上的美人圖栩栩如生,一看就是風笙的手筆,她牽線搭橋,倒讓他們倆一見如故了。
美人扇甚美,楚辭很喜歡,東方餚就“自願”給她了。
回到牧場,楚辭並沒有直接歇下,有“口口相誦的傳奇故事”這個高難度主線任務壓在頭上,除了現有的生意以外,她也在嘗試探索一些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