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場主,”攜帶兩名隨從緩步而來的幹瘦老者微微頷首:“我來買豚豬。”
這位是城中赫赫有名的老饕白遲老爺子。
白老爺子今年已經五十有三了,一直信奉著該吃就吃,該死就死的原則。
別看他身形清瘦,口味卻一點也不清淡,極其愛好重油重辣之物。
他都一把年紀了,還能活多少時日?
管什麼修身養性,先把日子快活了再說!
兩日前乍一嘗加了辣粉蒜片的五花菜團,白老爺子當場驚為天人,立刻把它列入近期選單。
楚辭為什麼這麼瞭解呢?
老爺子已經不是第一天過來了。
之前的預出貨量早已被各大酒樓瓜分完畢,新入籠的豚豬群還沒完成除錯,楚辭也是躲懶,才立下不單賣個家的規矩。
禽貨不夠賣是開心的煩惱。
禽貨不夠賣,還被人圍追堵截的打聽,糾纏,死不罷休,那就只剩煩惱了。
她也不是第一次說這話了:“白老爺子,牧場裡的——”
白老爺子都不聽,便知道她的後文,抬手示意她別說了:“行,我知道了。”
他從容掏出商契:“白溪酒樓,先來二十頭。”
楚辭疑惑:“您手下還有酒樓?”
前幾日也沒聽說。
白老爺子道:“今早剛買下,牌匾還在做,沒來得及換上。”
他看向楚辭,確認道:“這個應該不影響吧?要是一家的配額不夠,我還能再買兩家。”
楚辭:“……”
可惡的有錢人。
已經從買別院轉變到直接買酒樓。
作為一名合格的老饕,白老爺子不僅僅享受美味,還有發現美味的鼻子。
從最初來城郊小院,發現楚家牧場東家和長工皆是一同進食,用的都是牧場裡的食材,下廚的小夥子手藝還相當到位,他就有些不肯走了。
廚房裡傳來那個味兒,那叫一個香!
他府裡請的京都名廚都做不出來這樣的,既然如此,幹嘛還回府吃,直接就在楚家牧場的廚堂解決了。
豚豬是買來和朋友們一起分的。
而他?
一口價買下離此最近的城郊別院,日日飯點時來報道。
他都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子了,論年齡都可以當楚辭的爺爺,回回來還不空手,各種奇果珍饈樣樣沒落下。
姓楚的小女娘開門做生意,總不能把他趕出去吧。
白老爺子笑的慈祥又和藹:“小楚姑娘,老夫不才,在江州城中苦心經營五十餘年,除了家中微薄田産,也有幾分薄面,你若有什麼需要搭把手的,盡可與我說道。”
都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她一個外城女娘,雖然有牧場眾人幫持,想在江州長久立足,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楚辭具體也不知道白老爺子是幹什麼的,自從他住近以後,偶爾能在附近看見巡邏的衛隊。
用腳趾頭琢磨,也能知道對方背景深厚,一副江州城地頭龍蛇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