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已經從剛剛的朝代領地變遷中,大致瞭解了這世界的疆域狀況,看著輿圖中,中原處在歐亞大陸,與美洲大陸相隔甚遠,即便現在知道哪裡有産量極高的糧食,以目前的航海技術要跨過遼闊的大海,倒是有些痴人說夢了。
只是後世中原有十四億人口,這麼龐大的數字,是否在胡說八道
“當然,以諸位所在的年代,想要航海遠航,這不現實。”
“茫茫大海中,若是不知道方向,必然在海中迷路,時間更疊,好在華夏在戰國時期已經發明瞭司南進行指明方向,在宋時司南得到完善。”
畫面有一變。
“這是從中原前往美洲的最佳航線,請諸位記牢。”明朝,朱棣眯眼看著天上的光幕:“明後是清”
朝代更替,乃是歷史規律,只是泱泱大明,最終還是在歷史上消失了嗎
這後世之人投放的這個光幕,提起了明朝永樂年間,這正是他的年號。
他曾讓鄭和下西洋,莫非便是這個時候鄭和將玉米番薯從美洲大陸帶了回來
明朝人口為一千萬戶,以五人一戶,換算成人口這是五千萬人。
到了清朝,人口便達到了四億
現代,有十四億人口現代應該就是發布光幕的後世之人所處於的時代吧。
只是十四億人口,這簡直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一年的糧食收成真能養活這麼多人嗎
他盯著光幕,對著身邊的太監道:“將圖紙記錄,不容有錯。”
這時候各朝各代的君王們,也都跟身邊的人這般說道。
航線用箭頭表明,寫得十分的詳細,將可能遇到的風險也都一一說明。
“當然,有航線還不足以讓諸位能踏上美洲,需要的還有大船隻,已經能推動船隻執行的動力。”
明朝,科技領先於整個世界。
因為內部政策問題,這才導致了整個國家分崩離析,若非如此,清軍如何能入關
而永樂大典也不會遺失。
不過對於此時的朱棣來說,心中倒是沒有什麼激動的,航海,在明時技術已經成熟了。
莫非,這後世之人,要將如何造出大船的技術,一併公佈
嬴政,劉徹,李世民看著光幕。
而這的確如此。
“船隻的材料,需要用到鋼。這鋼堅硬無比.......同時還用到蒸汽機提供動力,而蒸汽機的原理為......”
“兩者結合,只要諸位記牢其中的方法,製作出遠揚海外的船隻則只需要時間罷了。”
劉徹看著光幕上的內容,再看看自己的枯瘦的身形,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奈何如今他已經老了。
宮人道:“陛下,已經記下了。”
光幕上的畫面又開始出現了變化,地圖放大,直指一個叫做交趾的地方。
“若是一時之間去不了美洲,可攻下此處。這裡有一年兩熟的稻子,乃是真正的魚米之鄉。”
“交趾位於紅河流域,是在南越境內,這裡山多樹多,蛇蟲狠毒,又加上常年瘴氣環繞,少有人煙。”
“至於瘴氣的由來,則是因為山林之中的樹木遮天蔽日,而南邊氣溫暖和,樹葉凋落後層層覆蓋,長時間的堆積而産生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