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而漠北之戰衛青和李廣本可合圍伊稚斜,卻因為李廣和趙食其迷路,讓伊稚斜得以逃脫。這也間接地使得兩年後劉徹再派霍去病出兵大漠,導致霍去病就此隕落。
想清楚其中因果關系,息禾決定出塞。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定襄留守的守將得知息禾想要出塞,一時間卻為難了起來。
都知道這平寧君是霍侯的妻子,若是放任她去了匈奴,倘若出了意外,霍侯怪罪起來,他可擔待不起。
他本想拖延幾日,長安那邊卻遞來了訊息。
陛下允了平寧君出塞,並給了她一塊令牌,以取信人。
息禾知道是她在朔方城時給陛下寫的奏摺起了作用。
歷史總以合理的方式,重新矯正。
她在朔方城寫的那一封信,便預言了衛青與李廣會分兵合圍,並直言若是兩位將軍分兵而行,便和歷史記載無誤,李廣將迷路進而貽誤戰機導致伊稚斜逃脫。
在她的信到達長安時,衛青與李廣分兵的前方戰事也會八百裡加急送往長安。
而劉徹不是會坐以待斃之人,不管信與不信,都必會同意她的請求。
息禾得到出關文書和令牌後,立即讓守將安排了會匈奴語和熟悉匈奴地形的匈奴人,帶著姜辛姜懋兩兄弟出了定襄。
他們一路向北,不到一日便深入大漠腹地。
這隊人馬都是輕騎,機動性強,行軍速度快,身上的補給能撐上半月。
天空豔陽高照,炙熱的燒烤著大地,黃沙滾燙。
就連風,都是熱乎的。
在沙漠搜尋一日之後,他們遇到了一個匈奴小部落。
這些年匈奴人被大漢打怕了,而這部落基本上是老弱病殘,人數不多,見著他們就跑。
姜辛帶人追上去,捕獲了一個少年人。
隊伍裡有會匈奴話的,審問過後,從少年口中得知他們部落曾撞見漢朝軍隊,這才趕緊跑了。
息禾便給匈奴少年許以好處,讓他帶路。
太陽下山,將要入夜,息禾讓隊伍停下來休整一夜。
到了次日卯時,他們在匈奴少年的帶領下找到了李廣和趙食其的部隊。
李廣與她並無私交,又常年駐守邊塞,只在朝堂上與她有過幾次碰面。但是對於這位平寧君的名號,即便是遠在邊境,他亦是有所耳聞。
去歲,陛下派她去了山東賑災,又將遷徙災民前往朔方的重任交給了她,能力了得,如今可是陛下眼前的紅人。
只是這麼一個嬌滴滴的女娘,不應該出現在大漠。
“平寧君?”見到來人,李廣騎馬上前,微眯著眼睛,質問息禾,“你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息禾身後之後只有了了十幾人,而李廣身後是幾萬大軍。雙方一碰面,她的氣勢便弱了三分。
面對李廣的質問,息禾並沒有回答,而是直接道破他的處境:“你們迷路了。”
是陳述,而不是疑問。
李廣眉頭緊皺,冷冷看著息禾:“你怎麼會知道?”
大漠風沙很大,有時候風沙來臨時,沙子飛揚,能見度降低,一場風沙過去,人和馬都容易走散,加上沙丘移位,便難以分清方向。
李廣和趙食其便是這樣迷路的。
“我知道的還有很多。”她將令牌拿出,“我來大漠,是陛下應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