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好。”息禾點頭,“只是我擔憂這李錫,也只是其中的一顆棋子。”
霍去病道:“他們太心急了,竟敢將屠刀揮向百姓,這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涉及江山社稷,此事就算是你不查,陛下也會讓人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那就好。”
而息禾,休整之後,便又投身在災區的重建之中。
長安,未央宮。
天色已晚,殿內卻燈火通明,劉徹穿著玄衣跪坐在案幾前,手裡正看著奏摺。
在他身側,還跪坐著一個年歲不大的小孩。
小孩長得白淨,眼睛明亮,坐姿挺拔,小小年紀便有君子之風。
“父皇,可是山東出了變故?”這小孩便是劉徹與衛子夫之子,太子劉據。
劉徹合上摺子,將它遞給他:“這是山東回來的摺子,你也看看吧。”
見狀,劉據恭敬的接過奏摺,將其翻開,眉頭舒展:“山東如今有了治療疫病的辦法,反應速度很快。”
他繼續往下看,眉頭逐漸緊鎖:“為了刺殺一人,竟然屠戮一縣百姓,究竟是誰這般喪心病狂?”
劉徹整理衣擺,起身:“他們不是喪心病狂,他們是在懼怕。”
“懼怕什麼?”劉據跟著起身,面露不解。
“懼怕她帶來的改變。”
夜空是蔚藍色的,上面點綴著點點繁星,而彎彎的明月,卻搶奪了星星的光輝,顯得格外的皎潔明亮。
劉據年紀小,聞言半知半解。
劉徹道:“以後你就知道了。”
說罷,他對著一旁站得像個雕像的常融道:“去將張湯叫來,我有事與他商議。”
……
張湯是審理淮南王謀反的主事人,稚縣之事牽扯到淮南王舊部,劉徹便打算將此事交給他去處理。
很快,張湯就從已有的線索中,鎖定了京兆李氏,又從京兆李,牽扯出了不少朝堂重臣,波及甚廣。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元狩四年春。
這一年,京兆李氏一族因為欺君罔上、屠戮百姓,被夷三族。
同年,李錫於獄中自盡,寫下悔罪書。
其中與稚縣屠城之事有牽連的朝廷重臣,砍頭的砍頭,抄家的抄家。
這一番下來,倒是讓國庫充盈了不少。
訊息傳到山東時,息禾正在組織災民遷往朔方城。
事情落下帷幕,此事總算給稚縣枉死的百姓有了個交代,也讓她放下了一個心事。
這幾個月,水災已經全部退了下去,經過消殺和重建,災區已經恢複了部分生機。
正值春季,眾人紛紛在地裡忙活,一切都在欣欣向榮。
只是財政的壓力依舊很大,除了災民的安頓,之前招降的匈奴人需要安頓,還要籌募與匈奴王庭作戰的軍費,三者都需要不菲的開支。
朝廷為此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先後推行造白金、五銖錢,以及算緡政策。
元狩四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因為去歲山東受災百姓有七十萬餘人,要遷徙的百姓也有將近二三十萬,只能分批將災民遷至朔方。
這些日子,息禾便每日為此事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