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春種
疫病的陰霾終於散去,北洲的天空彷彿被洗滌過一般,湛藍而清澈,陽光透過稀薄的雲層,灑在大地上,帶著一種久違的溫柔。
北洲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商販們重新支起攤位,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生活的樂章。
孩子們在街邊追逐嬉戲,臉上洋溢著無憂無慮的笑容,彷彿從未經歷過那段艱難的時光。
大人們也紛紛走出家門,開始打掃庭院,清除疫病期間積攢的灰塵與晦氣。
他們互相幫忙,鄰裡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有人在院子裡種下新的花草,有人修繕破損的籬笆,還有人擦拭著門窗,讓陽光毫無阻礙地灑進屋內。
每一處角落,都充滿了人們對新生活的期待與熱愛。
而另外一邊。
高粱蹲在試驗田裡,褲腳沾滿黑泥,他攥著手裡的曲轅犁模型,突然站起身沖遠處大喊:“老楊!這犁頭弧度再改半寸,牛拉著能省三成力!”
鐵匠鋪的老楊頭抹著汗跑來,手裡還攥著半塊紅薯:“高大人,您給的這東西真能畝産千斤?”
“那是王妃從海外帶回來的奇薯。”高粱得意地拍掉手上的泥,“今年秋收,咱北城百姓頓頓都能吃飽!”
“頓頓吃飽!”老楊頭思緒飄遠,眼中閃過一絲嚮往。
高粱看著老楊頭出神的樣子,微微一笑,走上前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楊,你想啥呢?”
老楊頭回過神來,憨厚地笑笑:“高大人,我在想,要是咱北洲的田地都能用上這曲轅犁,種上這奇薯,那日子可就美了。”
高粱眼中滿是堅定:“老楊,這可不是夢。這曲轅犁,我琢磨著,要是能再多改改,說不定還能再多省些力。到時候,咱能開出更多的田地。”
老楊頭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高大人,您要是有啥想法,盡管說,我這鐵匠鋪的活兒,雖說不上多精細,可這力氣活兒,我絕對不含糊。”
高粱點點頭:“好!等這犁頭弧度改好了,咱就試試,要是真能省力,咱就多做些,分給鄉親們。
這奇薯,我也琢磨著,要是能再多找些種子,咱北陽郡的田地,說不定都能種上。”
老楊頭聽得入神,眼中滿是期待:“高大人,您這想法太好了!要是咱北洲的田地都能種上這奇薯,那收成肯定能翻好幾倍。到時候,咱北陽郡的百姓,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高粱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溫柔:“老楊,咱北洲的百姓,都是咱的親人。我們農業局就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這曲轅犁,這奇薯,都是咱的希望。”
老楊頭重重地點點頭:“高大人,您放心,這事兒,我老楊一定給您辦得妥妥的。咱北陽郡的百姓,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高粱看著老楊頭堅定的眼神,心中很是滿意,“老楊,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咱一起努力,讓這北洲,變成咱的世外桃源。
讓那些憨貨再敢笑話、嫌棄我們北洲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在這熱鬧的複蘇之中,農田與村莊卻顯得有些“恍惚”。
春耕的時節已至,農田裡卻還是一片寂靜。
往年的這個時候,村民們早已忙碌起來,翻土、播種、灌溉,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但今年,疫病的耽擱讓一切都慢了半拍。
水利灌溉本應在春種前就完成修繕與維護,可疫病的突然來襲,讓這項工作被迫擱置。
如今,盡管疫病已經結束,但水利灌溉的工作卻還沒有開始。
老村長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幹涸的水渠,眉頭緊鎖。
他深知,水利灌溉對於農田的重要性。沒有充足的水源,莊稼就無法茁壯成長,村民們一年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
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村民們,他們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