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紅得耀眼 他對她太過依賴
日頭正盛, 應祉牽了匹他的烏騅,往郊外校場而去。過城門,馬蹄疾, 長安城外塵土飛揚,穿過一片樹林, 晚秋枯葉飄落,日光照下來,映的應祉臉上樹影婆娑。
“駕——”
一聲令下,馬兒得了指令, 跑得更快了, 愈發顯示出久經疆場的老練。
這匹烏騅經歷也頗為坎坷, 先後共經歷了三個主子, 前兩位主子皆是在戰場上犧牲了,後來它本可以光榮退幕,可惜烏騅雖老,但志在千裡,猶不願養老。騎兵校尉便估摸重新給它找主子, 奈何無人可降服它。那年, 應祉方回長安便被父親拖去了軍營, 意氣風發的男兒卻正好與老驥伏櫪的馬兒相逢了, 生命迸發出了別樣生機。
自此, 烏騅認下了第三位主人, 一直跟著應祉到今日。
一人一馬來了校場口,守衛看見立即攔住了, “幹什麼的!太子殿下在此習武,閑雜人等迴避。”
應祉翻身下馬,拿出魚袋, “本官是大理寺少卿,來此見太子殿下和宋將軍。麻煩軍爺去通傳一聲,應某在此謝過。”
那守衛見面前這人氣度不凡、說話有禮,又是朝廷官員,便喚了一名小廝去替他通傳。
不過須臾,那小廝回來了,對著守衛點了下頭,守衛便命人開門放了應祉進來。
長安的西校場算是大的了,堪比北疆的戰士操練場,應祉牽著烏騅進到裡面,有群士兵正在圍著場子跑,時不時喊出一些振奮人心的哨子。倒讓應祉回想起了那兩年的崢嶸歲月,看罷,應祉往靶場而去。
先是太子殿下認出了應祉,“應少卿!果真是你啊,放才小廝來通傳,本王尚有些懷疑,不成想,真是你!”太子不知為何,見到應祉,一臉興奮。
“下官參見太子殿下。”
“免禮免禮。”太子立馬扶他起來。應祉隨後對一旁的宋齊賢行禮:“宋將軍。”
“應少卿。”宋齊賢不愧為太子之師、久經沙場的老將,說話沉穩些許。
而太子果然是副孩兒心性,竟要拉著應祉教他射箭。
“應少卿,本王知道你擅射術,可否今日來教教我。”
“這……”
一旁的宋奇賢自當提醒殿下,“咳咳!殿下。”
太子一臉茫然地看向宋將軍,後知後覺自己方才失態了,也是,他太過急切了。
宋將軍來替太子圓場,“應少卿,不知今日追來校場是有何事要問太子殿下嗎?”
應祉作揖道:“非也。在下聽聞宋將軍一把大刀耍得極為威風,便想來向宋將軍討教討教。近日案子查得下官頭昏腦漲,鬱悶氣結,故而想耍把大刀,讓腦子裡的雜事放放。”
宋將軍笑了笑,“在下確實會耍大刀,但除了我的幾個小弟,我還不曾教授過誰。”
言下之意——不教。
應祉赧然抱拳道:“是在下魯莽了,宋將軍一身絕學怎能輕易傳授外人,失禮。”
宋齊賢微不可察地掃了應祉一眼,不做聲。
正當無比尷尬之際,太子出聲圓場:“宋將軍,應少卿是我的救命恩人,與我有恩,學生替應少卿向您請教一二。”
“殿下!你……”殿下怎可向著一個外人說話。
而太子又補充道:“且應少卿為人正直,查案盡職盡責,有這樣的好官,是大燕之幸。”太子說得懇切,應祉羽睫微眨,忙謙讓未遑。
“多謝太子殿下誇獎,下官盡本分罷了。”
宋齊賢從頭至尾打量了遍應祉,觀他雖是有求於人,卻腰身挺拔、玉頸直立,凝視他,目光也毫不畏懼,得太子誇贊,也能謙遜不邀功。笑了笑,道:“既然太子殿下為應少卿求情,那請吧。”做了個請的手勢,倆人往刀架子旁去了。
架子上一排錚亮的大刀,稍小的刀鋒似月牙,稍闊大的刀面似芭蕉葉。甚至,最大的那把刀長要比過人身高了。那些刀就這樣從小至大的擺成了一排。
“這把刀輕盈,應少卿若是第一次練,就選這把吧。”宋齊賢為應祉選了把稍小的刀,腦中不免細想,不知應祉是否會認為他在輕視他。
“多謝宋將軍體諒。”應祉接過了這把刀。
宋齊賢挑了挑眉,些許意外,又一想,或許也在情理之中。
“應少卿,右手單手握住刀柄,像宋某這樣。”宋齊賢拿了那把最大的刀做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