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衙門主事都不知道當今皇后是不是叫蕭美娘。
問了半天,查了半天典籍,這才搞清楚,確實是叫蕭美娘。
立馬帶人把丘任楚抓了。
太原衙門是很公道的,並沒有問責丘任楚的女兒。
他們認為孩子是無辜的,她是被迫不敬的。
丘任楚到了衙門還是一臉懵,在這整風時期,取名的時候還特地斟酌再三耳,生怕和某個大大的女兒重名。
為此還把所有想到的雅名全部列為禁用,畢竟那些大大給女兒娶的名字不會俗。
若是取個雅名,極有可能和其從名也。
幾日推敲,方才取了蕭美娘這個聽起來有些俗氣的名字,誰又能想到,當今皇后的名諱竟然這麼俗!
話又說回來,太原人民怎麼這麼熱衷於舉報呢?
還容易得罪人,這不是吃多了蛋疼嗎?
自然是有利可圖的。
李淵全城開啟實名舉報之初,效果並不好,很傷腦筋啊!
這樣的效率幾時才能動藍松啊!
想了個辦法,有獎舉報。
凡是對太原官吏作出舉報的,若是屬實的,可取代那人職務!
此令一出,嘈雜聲差點把太原炸了,不過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看看行情再說。
當賣肉的屠夫不賣肉了,幹刀筆小吏了;當窮的想上吊的書生穿上綾羅綢緞,娶上媳『婦』了;當寡『婦』被人搶著納進門了,沒有人再猶豫了,快速行動了起來。
不得不說,李淵還是挺有腦子的,有獎只是針對官吏,並沒有擴散到民間。
若是那樣,整個太原便會發動一場文化大革命,那是何等之血腥也。
亦不是所有被舉報之人,就一定會下大獄的。
比方說現任太原縣令萬興源,不管有人無人,時常哀嘆楊廣勞民傷財。
被舉報了二十五次,也是被舉報次數最多的一個。
可是每次下級官吏要求要動他之時,李淵均是以舉報不實駁回。
後來太原人民學聰明瞭,不再去偷老頑固牆根,不再舉報他,反正舉報了沒用。
與其做無用功,還不如多跟監跟監其他官吏。
一年以來,太原百分之七十的官吏都被舉報了。
但是下獄的多半是一些閒官,對太原而言有無均不影響行政體系正常運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