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俊臣雖然嘴上說著知罪,可是他心中,已經開始思考起來,等到回到兵部以後,怎麼應該怎麼處罰楊士奇。
凡是讓他不好過的人,他都會讓對方也不好過。
蘇宇接著看了一眼來俊臣,他沒有讓對方站起來,而是看完來俊臣以後,他把目光朝著楊士奇,趙括,還有潘鳳看了過去。
看到潘鳳的時候,蘇宇特意留意了一下,他發現潘鳳的忠誠度,竟然只有十五左右,顯然是一個二五仔。
十五左右的忠誠度,就意味這個人很大可能已經背叛了朝廷,背叛了他蘇宇。
畢竟自從他崛起以後,朝廷中大臣,大部分忠誠度,都在四五十左右,哪怕是嚴嵩這樣大奸臣,忠誠度都在五十左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像楊士奇這樣的人,忠誠度在七十左右,下面官員中最低的人,也在四十左右,沒有一個低於這個數值。
這些人中,突然冒出來一個只有十五忠誠度的人,容不得蘇宇心中不懷疑對方有問題。
尤其是現在,他對於軍隊方面很是重視,軍隊中各方面待遇都是一流的,所以大部分軍官忠誠度,都比文臣高那麼一點。
蘇宇再聯想到,潘鳳這次可是主張出兵,他心中有些懷疑,潘鳳是不是和董卓有些勾結,不然對方為什麼主張出兵。
畢竟如果去掉楊士奇,去掉趙括,主張出兵只有潘鳳了。
對方行為,讓蘇宇心中不得不懷疑。
至於蘇宇為什麼不懷疑趙括,是因為趙括自大名聲他早就知道,這次主動提出來出擊,估計是想要爭取主將位置,想要建功立業。
不過他可不敢把這十萬精銳大軍給趙括統帥,畢竟如果給了趙括統帥,那麼很有可能被對方一把就給把他手下十萬大軍給霍霍完了。
畢竟歷史上面,趙國在長平之戰前的時候,那是可以和秦國掰手腕的國家,甚至長平之戰前期和中期,秦國也沒有必勝把握打敗趙國。
可是就是趙國太想要短時間擊敗秦國,撤換了原本老成持重的老將廉頗,換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讓趙國四十萬大軍,全部葬身長平,從此趙國失去和秦國對抗資本,為以後覆滅埋下根基。
所以他如果讓趙括領兵,那大夏才叫真的危險了。
“陛下,如果陛下願意出兵十萬援助靈州,臣趙括願意為主將,統帥大軍,援助靈州,如果陛下把大軍交給臣,臣一定能夠保住靈州痛擊突厥。”
“陛下,剛才的時候,臣已經想出對付突厥的辦法,朝廷可以秘密調遣軍隊,派臣偷偷前往靈州,只要不讓突厥知道我們大軍出動,突厥防備就會鬆解,等到臣率領十萬大軍到了靈州時候,突厥不知道臣存在,臣再給突厥來個突然襲擊,一定能夠重創突厥大軍,解了靈州之圍。”
趙括看到天子朝著他看過去,給天子介紹起來他的作戰方略。
對於自己的作戰方略,趙括心中無比無比,他感覺自己計劃,簡直就是天衣無縫,如果天子能夠按照他的計劃辦,一定能夠戰無不勝。
“趙將軍建議不錯,不過趙將軍,在下想要問一下,十萬大軍去靈州,如何安排才能天衣無縫,不然突厥人發現,到了靈州以後,該如何進攻?”
聽到趙括的計劃,一邊岳飛突然開口問道。
“去靈州方法自然簡單,只要朝廷這邊不發出來訊息,秘密派遣軍隊就可以,至於十萬大軍進攻突厥大軍,快速突襲突厥大營即可。”
趙括自信的說到。
他從小就熟讀兵法,對於兵法的理解,哪怕就是他父親都不是他對手,他自然不怕別提問,甚至面對別提問,他甚至感覺很興奮,自己輕輕鬆鬆就能拿出來解決問題辦法。
趙括在談論他策略的時候,蘇宇也在看著趙括,趙括提出來辦法,看起來不錯,可是都是宏觀上面問題,沒有辦法落實微觀上面。
雖然趙括提出來意見,看起來不錯,可是真正實行起來,不是靠著這些幾句大話就能完成,需要處理事情一大堆,一個小地方出現問題,很容易就出現大問題。
岳飛提問完成以後,顯然也看出來趙括成色,趙括說的雖然有理有據,可是都是落到大地方,沒有辦法落到細微地方。
一般真正統帥,都是把事情落實到細微地方。
“難道嶽將軍感覺在下建議不行,不知道嶽將軍有什麼好建議沒有,說出來可以讓找下參考一下看看?”
趙括看到岳飛聽完他建議以後,沒有在說話,也沒有誇讚他計劃,對著岳飛問道。
“趙將軍建議很好,在下不知道應該再說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