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戰敗, 遞交國書願割地賠款求和。
捷報傳到京城, 全城歡慶, 便是儼然超然物外出家人模樣的皇帝都喜上眉梢。
在這喜慶的檔口上, 陸玉簪傳出了好訊息, 她被診出一個月的身孕。
雙喜臨門, 皇帝龍顏大悅, 大手一揮,晉陸玉簪為嬪,賜封號婉。
後宮整整五年沒有添丁了, 皇帝最小的孩子是年僅六歲的十皇子。老來添丁皇帝如何不喜,又因陸清猗之故,皇帝不由移情幾分, 每日流水一般的賞賜進入嘉儀宮。
慈安宮的傅太后同樣樂得合不攏嘴, 賜下重賞。
可把後宮一干年輕嬪妃酸的,吃餃子都不用沾醋了。身處後宮, 有幾個不想有個一兒半女下輩子有依靠?奈何皇帝越來越清心寡慾, 一個月都未必臨幸美人。
偏偏在陸玉簪上破了例, 之前大家夥兒還能安慰自己皇帝是修仙問道所以不近女色, 不是她們沒女人味不夠美。可陸玉簪的出現就像是一巴掌甩在她們臉上, 皇帝近女色只是不近她們而已。
方皇后冷眼看著這些女人拈酸吃醋, 一顆心卻沒她表現出的那般平靜。
陸玉簪竟然懷孕了,這才多久啊,就懷上了, 可見恩寵之盛。
方皇后勾了勾嘴角, 陛下對陸清猗當真是情深意重。她活著的時候,為她空懸後位,若非她死了,哪裡輪得到她們母子上位。她死了,陛下還尋了個替身來百般寵愛,幸好陛下沒有走火入魔,只寵不愛。不然她是不是該擔心陛下要廢后了?
碧雲小聲說道,“娘娘,這要是生個小皇子出來。”
“皇子又如何,便是平平安安長大,起碼也得二十年才能在朝上站穩根腳,屆時……”就不信皇帝還在位,李家帝王就沒一個活過六十的,陛下見天兒服用丹藥,只怕壽數更短。
所以陸玉簪壓根不足為懼,就當皇帝多了個心愛的物件兒,擺在眼前的障礙是寧王,老七又立功了。
早些年她小瞧他了,眼下再正視卻為時已晚,老七勢力已成,比經營多年的燕王還棘手。
方皇后忽然間生出一股難以言說的疲憊,寧王后來居上,可她除了擔心外又能如何,後宮不得干政,就算想幹她也沒這能耐,她只能督促兒子。
可太子又讓她失望了,皇帝安排太子入戶部督辦糧草一事,本是給他一個展示的機會,可太子……要不是以陸徵為首的官員描補,只怕得捅出大簍子。
太子並非故意添亂,只是力有不逮。然而作為太子,國之儲君,他怎麼可以力有不逮,如何讓皇帝讓文武百官相信他能治理好偌大天下。
方皇后心頭蒙上陰影,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給燕王寧王機會,不就是因為太子的平庸嗎?皇子可以平庸,太子絕不可以。
思及此,方皇后就是一陣心煩意亂,“讓太子來一趟。”
方皇后軟硬兼施地敲打了太子一通。
太子唯唯應諾。
兒子年近三十,方皇后也不好說的太過,傷了母子情分,這是她萬萬不願意的,遂點到為止,“母后說這些都是為了你好。”
太子動容,“兒子明白,是兒子無能,讓母后擔心了。”
“這話說的,你啊就是太過敦厚了。”方皇后無奈地搖了搖頭,另起話題,“我聽說這一陣太子妃經常出宮?”
太子猶豫了下低聲回,“她是去求子。”
方皇后愣了愣,“你媳婦也是個可憐人,待她好些。”
太子道,“兒子會的。”
方皇后又道,“旁的倒沒什麼,這是那些遊方術士的藥可別亂吃,是藥三分毒。”對於那些丹藥,她一點都相信,丹藥吃錯了,是會吃死人的。
“母后放心,姚氏不是個糊塗的,回頭兒子再提醒一下。”
方皇后點點頭,母子倆說了會兒體己話。太子才離開坤寧宮。
後宮的女人因為陸玉簪懷孕而浮想聯翩,西苑反倒很平靜,蓋因西苑壓根就沒幾個嬪妃。
只是陸夷光卻不是很淡定,她的心情一言難盡。她要多個弟弟或者妹妹了,這個弟弟妹妹的娘還是她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