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似一個迴圈體系。”司鵲說:
“你已經知曉,我們目前有五個紀元,從第零紀元到第四紀元。呈現一種迴圈推進機制。”
“你也已經知曉,我們的時間呈現類似膠捲的架構,其實更合理的比喻應該是積木。代表著一段段時間的一塊塊積木,拼成了如今的模樣。”
“那麼,假如你照著鏡子推一塊積木,這塊積木對你而言,是近了還是遠了?”
蘇明安毫不猶豫地說:“遠了。”
把積木往前推,積木肯定越來越遠。
司鵲又說:“那麼,鏡中的積木對你而言,是近了還是遠了?”
蘇明安在腦中模擬了一下:“近了。”
由於把積木往遠推,積木更加靠近鏡子,所以如果鏡中空間存在,鏡中的積木反而會離人更近。
司鵲倚靠著椅子,笑道:“那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你剛進入第十一世界時,羅瓦莎在第幾紀元?”
蘇明安微微張著嘴:“……第四紀元。”
“是的。”司鵲起身,雙手撐著桌子:“那麼,我們來做一個檢驗智商的小題目。”
蘇明安抬起眼皮,直視司鵲金色的雙眸。
“既然【光面】在第四紀元,請問,此時的【暗面】應該在第幾紀元?”司鵲的手指在空氣中一晃,字跡浮現:
“a.第一紀元。b.第二紀元。c.第三紀元。d.第四紀元。”
“思考時間限時10秒鐘,請不要提前看答案。”
“答對了獎勵一塊方糖,答錯了獎勵萬物終焉之主入夢。”
蘇明安嘆了口氣。
外面都紅日降臨了,司鵲看上去卻不慌不忙,看來是真有底氣能逆轉一切。
“答案是第二紀元。”蘇明安扶著額頭。
他的桌上出現了一塊方糖。
答案很簡單。既然【光面】【暗面】是相對而行,假設一個重合點,在不考慮重新輪轉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重合點定為【第三紀元】,當【光面】往後推進一個紀元抵達【第四紀元】,正是如今的局面,則【暗面】等量往前推進至【第二紀元】。
所以,答案是【第二紀元】。
重合點代表“鏡子”,時間往後推代表“積木本體”、往前推代表“鏡中積木”。
司鵲特地排除了【第零紀元】的答案,讓題目難度降低了很多。
“林何錦這個事件發生在你年輕的時候……也就是第二紀元。”蘇明安喃喃道:“所以,我進入這個時間點,就代表著我進入了【暗面】。光暗面不僅僅代表著空間,也是一種時間定義,就像迴圈往復的電梯。”
“什麼叫‘我年輕的時候’。”司鵲似乎很在意這一點:“雖然第二紀元確實是我剛剛展露頭角的時候,但我並不算年老。”
“還不算嗎?你現在起碼千歲以上。”蘇明安說。司鵲是他見過最老的原初了,碾壓蘇凜年齡幾十倍。
牙尖嘴利的司鵲第一次無力反駁。
蘇明安在想,若是他能回到第二紀元,確實能知道許多事。
“第二種選擇呢?”蘇明安問。
“第二種,就是……”司鵲的手上出現了一本空白的書。
書頁散發著輝光,極為耀眼。
這本空白的書,遞交到了蘇明安手裡。
“——把你想要留住的東西,都記下來。”司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