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與失,生與死。
人生四大難題,抉擇是一個生命最難面對的事情。
很多人都在做出決定之後後悔,那是因為事情不如意,他希望另一條路可以有更好的結果。
可是你不走過,又怎麼知道選擇另外的路會比現在還要好呢?
所以,事情只有兩種果實:後果和結果,沒有如果。
這一點陳陽早就明悟了,所以在他的識海發生變化,知道這是生死門的秘密之後,毅然而然地選擇了死亡。
先生不是生,後死不是死。
生生死死,真真假假,全在人心。
心不死,身便不死,意志長存,這是永生。
肉身在,精神死,永世長存也是死亡。
生死的概念並不是偷天換地,而是將自己的精神矗立在天地間,讓自己的精神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與眾不同,孤傲地佇立。
陳陽的識海一直在慢慢擴大,從而導致了陳陽根本沒有足夠的精神力去駕馭,所以就會自動地吸收他體內的生命力。
生物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體內的生死二氣為平衡才會活下去。一旦有打破平衡的出現,那麼非死即生,沒有其他。
道之一字,包含萬千,不是一兩個人能領悟的。
陳陽從創道開始,就走出了一條與別人不同的路途。
若是其他人,感悟生死門,九成九會死去,因為他們走不出這桎梏,不敢去想其他的東西,一旦在某些問題上走入禁區,那麼天道就會直接降下神罰。
陳陽是非常幸運,有眾多大能在身後護佑,才能危險無比地抗過天雷。
其他人又怎麼會有如此幸運呢?
所以,這條路註定是孤獨的,註定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陳陽的識海擴大到超級大的程度之後就不再停止。
而原本識海中心的心湖也成了一片海洋,其他的地方變成了一些漂浮的陸地,更多是灰塵和虛無。
陳陽甚至在其中能感覺到有空氣和陽光的存在。
等等,這難道是?
如果陳陽是一個生物學家或者歷史學家,應該能猜出這些就是生命誕生的基本因素和環境。
有了空氣就有了生命存在的基本,陽光和適宜的環境就會在漫長的改變中誕生生命。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偉大的過程。
否則茫茫宇宙,又怎麼會有地球上的人類呢?
陳陽驚訝不已,更多的確是震撼。
佛家常說須彌那戒子,一花一世界。
講的是人和微小的事物都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存在,龐大到人無法想象。
有的大能確實可以將自己的身體化為天地宇宙,比如神話世界的盤古大神,現在的華夏就是盤古的身體變化而來。
蚩尤和皇帝等大能也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是在他們體內虛構,藏幾千上萬人不成問題。
可是那都是在肉體的基礎上,識海里面誕生生命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陳陽是醫生,神農的傳人,對於生命有更多的認知。
識海屬於靈體,和神魂存在的精神世界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