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我以為,對不起,都怪哥哥,以後哥哥再也不帶你亂跑了。”
喬蕎昏迷的蹊蹺。
誰也找不到原因。
醫生只能懷疑可能是磕頭那一下導致的,當初傷的那麼重,本就該好好在醫院躺個幾天。
偏偏喬蕎不是跟著喬長東去了省城,長途跋涉了一番,就是跟著幾個小子去了後山耍了一通。
大人們自然不會將這個怪在幾個小子身上。
但是幾個小子卻沒有不多想的。
可以說,在沒有得到喬蕎沒事的確切訊息之前,喬家沒有一個人是睡好了的。
跑還是要跑的。
不跑後山,哪裡給家人改善伙食呀。
不過看兩個哥哥現在情緒激動,喬蕎沒有說。
等到兩個小子情緒穩定下來,兩人看到喬長東拎著的桃酥,這才顯出了幾分孩子氣的脾性來。
“這個是給我們帶的嗎?”兩人驚喜不已。
這個年代學校各種設施還很簡陋。
他們吃的飯基本上是自己帶過來的。
每週星期天歸校的時候,就帶夠一週的主食,比如雜糧,白米,或者饃饃之類的來學校。
在每天的第二節課課間,拿著這些裝了主食,並且刻著他們名字的鋁飯盒,去食堂放在一個超大的蒸籠裡,讓飯堂師傅給他們蒸熟。
條件差點的,可能就是幹吃或者配點自己帶的鹹菜,乾菜,罈子菜之類的。
條件好點的,則是可以去食堂買當天做出來的熱菜。
食堂師傅每天會炒一些菜,按照五分,一毛,兩毛的區分。
一般五分的就是一些素菜。
一毛能沾點葷腥。
兩毛那就算是比較客氣的了,真真帶大塊肉的。
喬奶奶和方正男,莫文佩的手藝都不錯。
平常有空也會給幾個小子做些好儲存的菜,讓他們帶去學校,但更多的時候,還是一週給五毛,讓他們自己分配。
喬家也確實沒讓幾個小子餓著。
但是吃飽了和吃好了還是有區別的。
往往星期天回到家裡時,幾個小子都是一副餓死鬼投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