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自從來到『藥』房後,李丁就沒有再回過山坡上的小屋。『藥』房旁邊就有單獨的屋子,華陽將一個貯存『藥』材的小房間整理了出來,讓李丁睡了在裡面。
對於這點李丁雖然嘴上沒有說太多感謝的話,但心理卻是感激不盡,『藥』房內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也就搶著幹,這點頗為靈『性』的舉動深得華陽的歡心。
等到華蓉離開『藥』房時,已經是深夜。這幾日來,李丁已經清楚華陽沒有什麼時間觀念,有時煉起丹來根本不分白天還是晚上,李丁也不去打擾他,感覺睡意來襲也就自個睡去了。
自從啟元禮以來,李丁已經數次做過一個同樣的怪夢。夢中,深黑『色』的背景下電閃雷鳴,在一處寬闊的平原上面,一個頂天立地的巨大虛幻人影不斷的向他述說著什麼,呢喃的聲音伴隨著雷聲在天地之間回『蕩』著,可無論如何分辨,也聽不清那虛幻人影說的內容。
每一次,迎著不斷下落的閃電,李丁都是奮力的向前奔跑,有好幾次李丁都快要接近那巨大虛影的腳下時,卻又突然被一道巨大的閃電從夢中驚醒過來。
這一次也不例外,當李丁心有餘悸的從夢中驚醒過來時,天已經大亮。
按著有些不適感覺的胸口,李丁開啟房門來到『藥』房門口,卻見房門虛掩著,房頂之上的巨大銅傘下不斷的有火熱氣息湧出,顯然華陽又在煉丹。於是李丁安靜的站在門口,等待華陽煉丹結束。
屋內,華陽臉『色』慎重,細小的眼睛死死的盯著正中央的那口烏黑大鼎,雙手不斷的朝著鼎上的火口拍出,結出一個個怪異的手印,同時雙手時而抬起,時而下壓,時而相交旋轉。
火熱的氣息不斷從大鼎內散發出來,漸漸的一股奇特的香味開始自鼎內慢慢飄逸而出。隨著那股香味越發濃郁,突然華陽雙目精光一閃,手上動作猛然加快,一隻僅有巴掌大小的黑『色』小鼎自大鼎火口內彈『射』而出,懸浮在華陽雙掌中間慢慢旋轉,細看之下,竟有幾縷火紅的細線不斷圍繞在黑『色』小鼎周圍遊走不定。
又是過了半晌,華陽慎重的臉『色』才逐漸放鬆下來,隨著小鼎周圍的火紅細線慢慢變淡直至消失,那小鼎突然向前移動一下,華陽順勢將小鼎收入掌中放到一旁的木桌上。
“進來吧,怎麼不多睡一會兒,這麼早就起來了。”華陽對著門外說道,同時伸手揭開了小鼎的蓋子,頓時屋內一股丹香瀰漫而開,比之剛才濃郁了不止十倍。
聽到華陽的招呼,李丁不禁笑了一下。對於華陽的感知力,李丁已經見怪不怪,連『藥』鼎內那些細微變化都能感應到,何況是門外的一個大活人呢?
推門而入,李丁立刻感到了一股火熱之氣,額頭上竟是立刻溢位汗水來,不由得驚訝道:“不知華堂主此次煉製的是幾品丹『藥』,竟是需要這麼高的火力。”
十數日下來,李丁沒事便抱著『藥』房內的那些醫書『藥』典看看,多多少少對煉丹也是有了一些瞭解,看著華陽那也是有些汗水的臉,李丁疑『惑』的盯著那黑『色』小鼎,只見裡面靜靜的躺著一顆淡青『色』的丹『藥』。
華陽一笑道:“這叫‘十木青葉丹’,只是三品丹『藥』,一般只有初期的煉『藥』師才會服用,服用後能增強對木屬『性』元靈的感應度,從而加快對元靈的吸收,增強體內的元氣。不過這十木青葉丹只能服用一次,再次服用的話效果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三品丹『藥』?”李丁臉『色』一凜,又聽說服用這丹『藥』的侷限『性』,不由疑『惑』道:“如果是給煉『藥』師服用的話,『藥』房內的人應該都服用過了吧,華堂主。”
李丁記得之前在一本煉丹筆錄上看到過,煉『藥』師因為體內的木屬『性』元氣是伴生元氣,品級一般不會太高,同時因為有關木屬『性』元氣的高階功法又太過難尋,所以一般的煉『藥』師都主修火屬『性』元氣。
但要想成為一名煉『藥』師,又必需要透過木屬『性』元氣來提升魂力,魂力越強,對事物的感知力便越強,煉丹時便能更好的感應『藥』鼎內的情況,所以煉『藥』師又不得不適當的修行木屬『性』元氣。
但介於之前所說有關木屬『性』元氣的那些先天侷限『性』,多數煉『藥』師都不得不使用一些丹『藥』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對於其它屬『性』的元氣,其實也有相應的丹『藥』相輔助,只是修行者的境界越高,需要的丹『藥』品級就會越高,然而高品級的丹『藥』可不是那麼容易煉製成功的。
李丁正想著,華陽一笑道:“呵呵,這丹『藥』我可不是為他們煉製,因為你體內只擁有木屬『性』元氣,所以我想這丹『藥』應該對你也有一定的幫助吧。”
聞言李丁臉上一喜,他根本沒想到華陽煉製這顆丹『藥』是為了他,連忙說道:“多謝華堂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華陽又是一笑道:“先別謝我,我煉製這十木青葉丹也就是舉手之勞。我看這幾天你也恢復的差不多了,本來你是青族推薦而來,可以直接去元武閣學習功法的,不過本門的木屬『性』功法我已經熟記於心,所以已經自己抄錄了一份,你拿去先看一下吧。”
說著,華陽便從一旁的木桌上拿起一本小冊子,又道:“雖然只是一本人品功法,但按照規定你不可給其他人觀看,知道麼?”
“明白。”接過功法,李丁並沒有立刻翻看,而是將其放入懷中,拱手對著華陽道:“華堂主如此照顧李丁,李丁真的是無以為報,如果可以的話,李丁能否一直留在『藥』堂,盡一些力所能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