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楊宇緩緩走出,將方才插在脖頸後面的扇子給取了出來,“啪嗒”一聲開啟,搖頭苦笑著說到:
“這錦衣華袍雖好,但是卻連撒個尿,都是費勁兒的。”
說著,楊宇便坐了下來,伸手去拿桌上的茶杯。
荀子卻是拿起茶盤旁一根竹尺一樣的東西,在楊宇的手上“啪嗒”打了一下,說到:
“便溺回,輒淨手。”
楊宇無奈苦笑到不遠處,將摺扇再次插到了脖子後面,用順著竹管流下的山泉洗了手,這才回來。
“便溺回,輒淨手,若天底下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民智便啟了。”
楊宇做回石桌邊,說到。
“嗯,此言不錯,然任重而道遠矣。”
荀子搖頭說到。
楊宇道:“此時雖非全是儒家之重任,卻也是挑了大頭,然嬴政欲天下大統,奴役萬民,這開民智之事,卻是又擋了他的路了。”
荀子的茶杯放在了嘴邊,頓了好一會兒,才輕輕抿了一口。
“我荀況只一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若是那滾滾鐵蹄真的傾軋而來,那便也只有坦然以對了。”
荀子的眼中閃爍出一絲明亮的光芒,一絲都不像一位耋耄老人。
楊宇笑了,這老傢伙,終究是未能藏住。
作為儒家聖人,他比誰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儒家當代家住伏念,還是遠遠不及。
楊宇合起摺扇,將其放在石桌之上,伸手拿起方才打了自己一下的竹尺,然後從懷裡取出一把刻刀,慢慢的雕刻了起來。
他刻的東西很簡單。
一把刀,一把長三村七分,厚度不足竹尺的三分之一,最終雕刻完成,也不過用掉了整根竹尺的六分之一模樣。
“呵,你可真睚眥必報,這尺子不過方才打了你一下,你便直接以斬了他。”
荀子看著楊宇雕出了一把小刀,卻是出言玩笑到。
楊宇將雕刻好的竹刀夾在食中二指中,仔細打量了一下,然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旬聖所言,儒家皆書生矣,手無縛雞之力,但我卻認為,真正大儒心中那股浩然正氣,卻是這天底下最為光明,最為浩瀚的力量。”
說著,楊宇手中猛然爆發出一股浩然之氣,推動那柄小小竹刀,飛射而出!
如暴風,如閃電!
一柄小小竹刀直接沒入竹林,不知所蹤,但在它所過路徑之上,數十根翠竹上面,都多了一個窟窿。
窟窿不大,形狀與那竹片飛刀的截面完全一樣。
荀子默默注視那些竹子的荀子。
“暗器?飛刀?”
荀子收回目光,說到。
楊宇開啟摺扇,搖出風來,風吹起了他的一縷劉海:
“是飛刀,是暗器,但從未有如此浩然,如此正義,如此正大光明的暗器。它是暗器,卻從來不在暗中傷人。所有人都會知道它的存在,但,所有人,都無法阻擋它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