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的夫人以為這件事情麻煩了封家二老!而且她也知道,如果朱高煦沒有死的話,也不會讓封家二老為他做這些事情。朱高煦是一個重情義的人,絕不會讓武林人士為他冒險。
她這樣做,是在違背自己丈夫的意願。所以才有剛才的那一番話!
“封前輩,我看這件事情,就此作罷吧!夫君在世之時,最不希望你們這樣的武林前輩為他做任何的犧牲,如今為了一個朱謙,你們竟如此大動干戈,勞神傷財,這已經大大違背了父親的意願。”
“人各有命,富貴在,天既然他已經去了,我也不能讓你們為了他,如此的冒險,朱謙背後是當今皇帝,如果他有一點閃失,你們也難逃罪責,恐怕這一輩子都不會安寧。一想到這些,我心中就感到不安。所以……”
封一清臉上掛著笑容,走上前止住她繼續說話!
“夫人不必多想,王爺對我們有天高地厚之恩,王爺重情義,而我等是江湖中人,將情義看得更重。”
“有道是滴水之恩,將湧泉相報。夫人,您心存仁慈,不忍再生殺業,但是我們必須給王爺報仇,夫人就不要再管這件事情了。”
朱高煦的夫人聽了封一清的話,心中有得到一些安慰,在眾人的勸說下,她又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
朱高煦死後的一段時間裡,他慢慢從悲痛之中脫離出來。她和朱高煦沒有子嗣,心中唯一掛唸的人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今,她已經開始吃齋唸佛,為朱高煦超度。
和朱高煦在一起的時候,她不得寵,但也見證了他為了謀反所做的事情。強制徵兵,增加賦稅,部分地區百姓過得苦不堪言,這些她都知道。
曾經也有幾次想透過自己的努力為朱高煦減輕罪孽。每一次朱高煦強制徵兵過後,百姓家裡的頂樑柱被撤走了,她都會悄悄地把自己得到的金銀財寶,和貴重的首飾,分發給那些百姓。
但是,她一個人又怎麼能幫助那麼多人呢?很多百姓對朱高煦仍然是冤聲載道,最後她也無可奈何。
朱高煦知道了她做的這些事情,心中非常憤怒。
“我前線吃緊,缺的就是錢糧。你居然把我給你的東西送給那些百姓,你真是不識大體。如今你留在我身邊也沒什麼用了,改日我就派人把你送到別處去!”
她也反抗到!
“王爺,那些被強制徵兵的家庭沒有了頂樑柱,家中雖有良田千畝,可無人耕種啊!如果再不給他們些錢財,他們又怎麼生活呢?”
朱高煦大聲的罵道!
“你真是婦人之見,不必多言,明日就走吧!”
第二天,朱高煦就派人把他送到了澎湖仙島!他寫了一封信給封家二老!
信中大致的意思是:當下,本王公務繁忙,今後的運勢,實是難料,或生或死不得而知。今有求於二位,夫人心地仁慈,實不忍與吾面對未知的將來。澎湖仙島,與世隔絕,遠離人心爭奪,再適合不過讓她修身養性。今!拜託二位,務必照顧好她。且,此信的內容不便與她知道!——漢王朱高煦親筆!
原來朱高煦並不是,不懂得體恤百姓,也不是不懂得疼愛妻兒,只是他想效仿朱棣,趁著現在的皇帝根基未穩,自己篡位奪權。他也知道,篡權奪位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非有刀劍相向不可。既有刀劍,必有生死之難!所以他實在不忍這個善良的夫人和她一起面對這個險惡的朝廷權力的爭奪。這才找到機會罵她一頓,將自己的夫人趕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敢問世間善惡心,惡語相向非噁心。
善語只有那人知,惡語無心厭惡語。
封一清,看著那嬌小而離去的背影,心中感觸良多。
他從懷裡拿出當年朱高煦給他的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