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小日子號稱三個月佔領中國,結果被啪啪打臉,陷入持久戰。
這倒也不能怪人家,實在是國內的仁人志士用生命跟侵略者做鬥爭,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讓他們原本制定好的作戰計劃,以失敗而告終。
都知道無川不成軍,數百萬將士出川,最後返回的好像只有幾十萬還是多少,可見川軍之血性。
然而實際是什麼?戰爭爆發前的川軍是什麼模樣?
有句話叫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川軍恰恰相反,內戰外行,外戰內行。
讓那群小日子不錯的傢伙,錯估國內戰力才怪。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都知道當年軍閥混戰,以川軍為例,當年混戰到什麼地步?
大小軍閥一百多,二十年間戰鬥近五百場。
這麼頻繁的戰鬥,按理說很慘烈吧?
恰恰相反,那純屬過家家,沒死過多少人。
就連社會的發展都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打仗的時候甚至有百姓跑過去圍觀,一場戰鬥打下來,也死不了幾個,純粹是過家家。
有個軍閥曾買了架飛機回去,打仗時才發現忘了買炸彈,於是就把石頭當炮彈往下扔。結果這些石頭都沒砸到人,戰鬥結束全被老百姓搬回家改成了豬槽。
於是再有飛機飛過,百姓們就扛著抬槓繩索追著跑,口裡還歡呼:總司令送豬槽來了。
由於彼此間大多認識,有些還是親戚,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打仗很少拼得你死我活,大多放幾槍就草草收兵,和其它地方的村民械鬥沒什麼區別。
有時早上才打完,到了晚上兩軍計程車兵就聚在一起吃火鍋,顯得特別親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百多軍閥混戰,那些失敗的軍閥會怎樣?
不管誰的想法,應該都是家產被抄,死無葬身之地。
那又錯了,人家一百多軍閥打到最後,沒有一個出問題。
沒錯,一百多好軍閥就沒有一個死在其中,哪怕戰爭失敗被趕下臺,人家照樣吃好喝好,摟著三妻四妾姨太太,過自己的小日子。
曾經有人想要下狠手,將跟自己作對的對手攆出川地。
他們兩個有親戚關係,對方是他親叔還是什麼。
然後嬸子氣沖沖殺到他家裡質問“你要把小叔逼到什麼地步?”
硬是逼得他滿臉陪笑放了小叔一馬,留了塊地盤供他養老。
可以說整場戰鬥就是一場鬧劇。
就這種戰鬥力,人家能瞧得起才怪。
制定三個月時間,還是考慮到面積太大,想跑過去都得耗費大量時間。
結果等抗戰爆發,數百萬人出川,號稱無川不成軍。
有軍閥打出“死”字旗出戰,有軍閥寧死不退,戰死沙場。
打了二十多年仗,沒一個死亡的軍閥,結果在抗戰中死傷不少,寧願死在前線也不投降。
以至於有人說“在川一條蟲,出川一條龍。”
戰爭之慘烈,川軍之熱血,有人說過:“世人只知我川軍三百五十萬將士勇冠三軍,卻不知我蜀中家家皆縞素,戶戶掛白綾,十室九戶無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