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呢,這種事有什麼好辯論的。再說辯論好了又有什麼用,等著被你採摘勞動成果。”
得,咱的想法被人看出來了,人家不想被他利用。
杜雲只好說道“我這不是看你們爭執不下,這才讓你們看看到底誰更有理,誰又更合適。”
“我說的當然是真的。”
劉老六也漸漸反應過來,說道“他說的很可能是真的。”
不是吧,你這就認輸了。
你這幾十年的經驗呢,你從長輩那裡學到的知識呢,竟然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輸了,你難道不心痛?
“但他說的正確又如何,用在裝飾方面不合適。當年有當年的規矩,現在有現在的說法。
當年弄得再好再合規矩,卻不代表就適合現代。”
杜雲一愣很快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說的對。
古代四合院事故適應古時候的生活習慣,其中難免有一些不合現在時宜的東西。
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去繁求簡、去粗存精,根據時宜情況進行改變,最終不再與古時候相同。
那到底該怎麼做?
故宮博物館是為了傳承古代文化,考古論今,當然是以古時的時候為主。
反正他們又不居住,當然是古代什麼樣,咱就弄成什麼樣。
追求的是最大程度還原古時候的模樣。
然而現在呢?
他這裡是為了居住,當然要與時俱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弄個古代的的確很好,能贏得文物專家的一致好評。
但問題是你懂嗎?
你不懂!
咱們這是為了居住適宜,與之相比,建造四合院到底花費了怎樣的心血,裝修時又有著怎樣巧妙的設計,沒有人會去刨根問底,咱根本就不懂,當然以居住為主。
這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只要能居住的更加適宜,捨棄一些古代的糟粕短處,才是最好的。
想了下,杜雲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將目光看向老者。
“我這是居住用的,只要能住的合適就行,至於是否如當年見到時的情況,我不在乎。”
老者臉色難看,卻也沒有說什麼。
需求不同弄的自然也是不同。
即使他心中不爽,也不得不承認杜雲的說法沒錯。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再說呢,當即轉身就要離開。
“老先生慢走。”
“什麼事?”
老者臉色難看,他本想著跟對方好好爭論一下什麼是正統,爭到最後才發現人家追求的不是正統,而是舒適好看。
怎麼舒適怎麼來,怎麼好看怎麼來,自己追求的人家不在乎。
“既然你對古代四合院那麼有研究,裝修的事還想請你幫忙看看,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幫忙指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