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四九城盛產車神,停車能力非常牛。
不管再難的位置,人家都能停下車,特別是靠邊停車,人家能直接停的與牆邊的距離只有幾厘米、一厘米,深知看不到空間,彷彿已經懟到牆上一樣。
三面牆夾擊,中間只剩下一點空,停車也沒問題。
哪怕車開進去以後,只剩下十幾厘米,對他們而言都不是問題,能輕鬆停下。
聽著就非常牛。
畢竟別人怎麼沒有這能力,能在如此狹窄的地方停下車,反而寬點的地方都難以停靠。
以至於很多女司機弄兩個車位,為的就是能停下自家的小車。
然而杜雲只想說,你當他願意這麼停,這是被逼的。
沒辦法,四九城身為五朝古都,更是明清兩朝的首都,盛行四合院文化,保留著大量的名勝古蹟。
那時候可沒有汽車這種交通工具,大點的交通工具不過是馬車牛車,說是大又能有多大,並不需要太過寬廣,如同幾十條道的寬闊馬路來跑車。
放在貧困狹窄的地方就連幾米寬的街道,也正常使用。
後來遠近聞名的六尺巷,足可看出現在古代人們對於街道的寬闊並沒有太大要求,只要能走人就行。
但你弄個汽車試試,根本停不下,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提高自己停車的技術,努力將技術提升到車神級別,要不然倒黴的還是自己。
就等著三更半夜被人喊起來挪車。
不起床也沒事,誰知道人家會怎麼弄,給你劃個車,掉個漆,放個氣,都是很正常的事。
到時想哭你都哭不出來。
而眼前的這條道比較寬闊,停車並不是問題,單是這一點就讓杜雲感到滿意。
他可沒興趣閒著沒事天天回家連個停車的地方都沒有。
“請看就是這戶人家。”
小張說著將他帶進去,介紹著家裡的情況。
隨後朝裡面喊道“孫叔我帶買家來了,你快過來看看。”
聽到喊聲,房子的主人走了出來,是一對約莫六十多歲的老年夫妻。
看到他們露出笑容。
小張幫忙介紹道“這就是我給你說的買主杜老闆,他是第一家的老闆,絕對有能力購買你這套四合院。”
“歡迎歡迎,裡面請,咱們看看。”
“多謝孫叔。”
“讓我帶你看看我們家咋樣,絕對是好的,若非我兒子在國外,我們想跟他出去,說什麼也不會放棄這座四合院。”
說著他就領杜雲檢視四合院的情況,向他介紹這座四合院到底如何。
第一進院背對街巷,稱為倒座房,那裡還有個影壁牆,用來遮擋外人的視線。
向裡走,便需要經過二門,也就是垂花門。
這裡是內外有別的分界線,一般男性客人到此止步,而內宅的女卷也遵循禮教不外出。
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說法來就源於這裡。
垂花門兩側各有一根懸空的短柱,柱子下端凋刻成蓮花花包形狀,稱為垂花柱。
喜歡四合院:逍遙人生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逍遙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