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凰看著李凡恢復了軟弱的模樣,心中又哂笑起來。
李凡,終究是廢物!
李沉默一會兒,表態道:“母親讓我去和親,我有三個要求。”
武凰說道:“說說看。”
李凡回答道:“第一,我去烏古裡部,需要有士兵保護,否則我死了,周國也顏面無存。請母親,賜我一百精銳。”
武凰嗯了聲道:“繼續。”
李凡繼續道:“第二,我需要一批醫師,至少十個醫術高超的御醫,加上一批學徒,湊足百人。”
武凰又嗯了聲,眼神若有所思,沒拒絕也沒答應。
李凡不清楚武凰的想法,可是該提的條件得提出來,他繼續道:“第三,我需要一批農夫和匠人,也是百人。”
武凰哼了聲道:“有精兵練兵,有醫師治病,加上巧匠鍛造,農夫耕種。這些人湊在一起,要繼續造反嗎?”
李凡卻不承認了。
之前和武凰逞能說造反,是引導武凰,現在要哭慘博取同情。
態度的強硬和軟弱,取決於目的。
李凡神情悽苦,緩緩道:“十歲那年,我跟著大哥和二哥出遊,氣溫驟降,母后擔心我冷,連夜為我縫製衣裳。”
“如今我要離開生我養我的地方,或許會死在草原上。”
“母后連兒子的這點請求,都不願意嗎?”
李凡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哽咽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兒捨不得母后。”
武凰聽著最後的詩,聽著‘兒捨不得母后’,也有剎那的失神。
李凡是她懷胎十月生下的兒子。
長子和次子死了,僅剩下一個小兒子,武凰的憐憫之心被撩起,擺手道:“說來說去,你也就是為了好處。”
“你的條件,朕答應了。”
“工匠、農夫和御醫,等你北上烏古裡部,會跟著一起。你需要的一百精銳,朕也會給你安排好。”
李凡心中鬆了口氣。
成了!
離開長安去烏古裡部發展,先一步步的拿下烏古裡可汗,控制烏古裡部,再改旗易幟。
屆時,烏古裡部不再是草原蠻夷,將是李氏唐國的一部分。
李凡一副感激模樣,說道:“兒臣去了烏古裡部和親,會日日為母后祈福,不忘母后的養育之恩。”
武凰沉聲道:“和親需要名分,朕封你為秦王,派康王李睿為使臣,送你去烏古裡部和親。等朕和烏古裡部的使臣談妥相關事宜,你就北上。”
“兒臣遵旨!”
李凡直接答應了下來。
李睿是太宗的幼弟,論關係是李凡的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