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現代,庸醫殺人之事,同樣層出不窮,上到製造假藥,下到胡亂診治,庸醫殺人不用刀,不學無術害死人,無外乎如此。
許府的家丁發現這徐郎中竟然讓是個庸醫,眾人氣得冒火將徐郎中打得鼻血橫流癱跪在哀嚎哭訴。最終,許府的柴房終於迎來晚上的第二位客人,等到明兒天亮白眉老道和徐郎中都會被直接押送到縣衙。
兩人璀璨刺激而又充滿江湖氣味的人生就此結束,接下來他們兩個將要面對的將是十幾二十年的幽暗監禁。
許蠻蠻臉色泛白,似乎處在氣憤的情緒當中,尋醫診治豈是兒戲,拿人命開玩笑,這樣的糊塗郎中竟然還有這麼多人找他看病,難道就沒有人懷疑過他嗎?
許蠻蠻冷聲說道:“前輩方才說他是江南有名的神醫,這樣的稱號怎麼會落入他的身上,難道就不怕會有人懷疑嗎?”
唐逸說道:“自然是有人曾經懷疑過,但也的確是有人被他醫治好了。”
許蠻蠻說道:“即便是醫治痊癒,也是湊巧而已。”
唐逸笑道:“有這麼一則笑話,說是一個人他很餓,吃了六個包子之後還是覺得沒飽,但當他吃完第七個的時候,突然自己覺得飽了。
於是,他對自己說,早知道這樣就會飽,我直接吃第七個包子就好。
這樣的想法可能有些滑稽,但人往往都是習慣這樣想。
他們之前尋醫診治,藥效完全沒有發作,於是認為治不了自己的都是庸醫,開始尋找其他的郎中進行診治,卻不知,自己剛找了一位新郎中,開了幾貼不痛不癢的藥,而前一個郎中的藥效終於開始發揮,於是,所有的功勞都被新郎中領取,直接認為是新郎中醫術高超。
徐朗中便是利用百姓這一點,所以,他的神醫之名才會形成,才會有所謂的“一貼藥方,包治百病”的說法。”
“再者,即便是人們懷疑也沒有用,畢竟自己治病要緊性命要緊,有功夫跟那些庸醫郎中理論,倒不如趕緊解決身上病症要緊。所以,他們這些庸醫,往往就是抱著這些心理,才敢堂而皇之的給人胡亂治病。”
站在旁邊的小婉,好奇問道:“難道那些郎中就不怕別人吃完藥之後,會出事嗎?”
唐逸笑道:“除非運氣夠背,不然一般不會出事。他們往往給人開的藥方,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藥,而且藥性溫和,基本吃不死人。
這讓我想起另外一個笑話,說是許州曾經有祖傳三代的庸醫,第一代是乃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雖然去不了病根兒,但起碼能減輕症狀,讓你自以為治好了。
第二代是頭疼醫臉,腳疼也醫臉,因為對他們來說,醫好醫不好不要緊,面子最重要。
第三代更邪乎,頭疼堵嘴,腳疼也堵嘴,只要聽不見喊疼,就是治好了。
你覺得說這三代醫生真的是“庸醫”嗎?可在許州某些百姓的眼中,他們祖孫三代可是一代更比一代厲害的“神醫”!”
小婉捏著拳頭,氣得牙癢癢。
房間裡邊,家丁管家聽完,也是臉色不鬱,不管是誰想到自己尋醫診治,遇見的卻是草菅人命的庸醫,稍微想想就覺得脊背發涼。
唐逸注意到大家的反應,笑道:“事實上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無論是咱們這樣的小城江湖也好,還是皇城高牆也罷,類似像徐郎中這樣的殘渣,可謂數不勝數,只不過大家的所在的位置所冒充的身份不同而已。”
根據唐逸所瞭解的,遠在天都翰林院裡邊的官員,被世人恭敬尊稱為詞臣,乃是專為皇帝和朝廷起草文稿。
這些人可全是各地的學霸,一路考秀才、舉人、進士,再經過選拔進翰林院,他們的文才自然是不可能差,許多人在和朋友詩酒應酬時寫的文章和詩詞,文采飛揚,天下傳頌。
但是一旦他們給皇帝起草講話,就不能流露本人真性情,架子就必須要端起來,而且要有流行的套話。
同樣的,
太醫院出的藥方也是如此,若是替皇城裡邊的人診治,哪敢胡亂冒險採用猛藥,若是給皇帝看病,更是不敢亂來,開的也多是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