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轉身看向眾人,客氣說道:“諸位,我朋友方才說的即便有不妥之處,但卻是言之有理。”
“呵,言之有理?閣下難不成是是要強出頭不成?
試問,齊乙大師為了作出詩詞,兩天兩夜不飲不食,這是何等精神毅力,卻被這位姑娘貶得一文不值,甚至出言不遜,竟說齊乙大師做法太傻。你說,這何來言之有理?”有人冷聲說道。
有書生不屑說道:“不過是兩個目不識丁之人而已,豈是能夠懂得我等作詩的心思,還是莫跟他們一般見識為好。”
聽到此處,眾人鬨堂大笑,看向兩人眼神裡邊皆是嘲諷之意,尤其是唐逸替許蠻蠻說話的時候,想要強出頭卻被人反諷目不識丁。
許蠻蠻柳眉倒豎,氣道:“誰木識丁了!所以最討厭你們這些自以為是整天咬文嚼字的臭書生爛書生了!
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懂得作出幾句詩詞而已!
本姑娘還真覺得那和尚傻不拉幾的,虧他還是佛門中人,這大雪天的,不在廟裡好好誦經唸佛,跑到外邊不吃不喝想什麼詩詞……你們還不允許別人說他傻,難不成他一輩子作不出詩來,活活餓死,活活凍死,那才是你們文人所說的,文人傲骨不成?”
許蠻蠻這這一番話,說得文人才子們臉色鐵青極了。
“姑娘既然如此說法,難不成能夠寫出齊乙大師下句詩詞不成?”其中一位書生,冷笑的看向許蠻蠻。
許蠻蠻目光微顫,心中一緊,她自然是不懂得如何對出下聯。銀牙一咬,便要反駁幾句,身前的唐逸,卻是輕拍了幾下她的肩膀,讓她稍微冷靜一下,在眾人的目光中,緩緩的走到齊乙大師身前。
唐逸看向齊乙大師,說道:“大師,能否把你詩的上聯讀來聽聽。”
齊乙和尚眼眸微抬,稍稍猶豫之後讀了出來,唐逸把上聯反覆讀了幾遍,眾人眼神狐疑的看向唐逸,時間漸漸流逝,唐逸卻始終沒有對出來,終於有人露出笑意,就知道他是裝腔作勢,便在這時眾人笑容一僵。
唐逸忽然說道:“大師,敢問這下聯用‘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可好?”
齊乙和尚聽了大吃一驚,其聯用詞擇字與景貼切,典雅飄逸,氣韻不凡。
寫詩如作畫,要有主體,有旁襯,有烘托。
詩的前六句是詩的主體。
下面八句是寫詩人在靈隱山一帶尋幽搜勝的情景和感想:“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四句是說,詩人在靈隱山上,時而攀住藤蘿爬上高塔望遠;時而循著引水瓠木尋求幽景名泉;時而觀賞那迎冰霜盛開的山花和未凋的紅葉。
這四句雖為旁襯之筆,但透過對詩人遊蹤的描寫,不是更能使人想見靈隱寺的環境之幽美嗎?!
按著唐逸的思路,齊乙和尚很快構思出詩的餘下各聯。
齊乙和尚念道:
“鷲嶺鬱迢嶢,龍宮隱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
寫完了全詩,齊乙和尚又吟誦了幾遍,越發感覺到唐逸所贈詩句,是全詩的精髓,更讓其詩添色增輝。
齊乙和尚開懷大笑,說道:“好!好!好!”
在場的書生和尚看著這一幕,目光全部聚集在唐逸身上,皆是目瞪口呆!
……
ps:暈乎!章節名弄錯了,這章是大章求月票!求打賞!求推薦票!今天依舊是萬字更新,麼麼噠!
……
喜歡太歲官婿請大家收藏:()太歲官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