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連綿,雨後溫陵河畔,霧氣沆碭仙氣繚繞。初秋暖陽普灑在河畔兩岸的酒樓客棧,遍眼都是的綠瓦紅牆之間,突兀橫出的飛簷,高高飄蕩的商鋪招牌旗號,粼粼而來的車馬,川流不息的行人。
醉仙樓二樓靠窗的位置,此時一位年紀約莫二十七、八歲的年紀,目光正落在街上,百姓們那一張張淡泊愜意笑容,這無一不反襯出大乾百姓對泱泱盛世的得意其樂。
那年輕人身著一身粗布衣衫,沒有絲毫清雅細緻的感覺,看起來有種滄桑操勞之感。
他眼泡微腫,微垂的眼睫下有淡淡的黑影,顴骨也有些高聳突兀,襯得整張面龐更加消瘦極了。特別是那雙手——膚色暗淡的雙手,有些乾枯消瘦,像是幾近枯萎的枝幹令人心生不忍。
乍眼看去的瞬間,
他沉靜優雅端坐的姿態,彷彿以一種天荒地老的姿勢,暗示他所不能言明的一切情緒。
滴打在簷瓦上的雨聲,彷彿也化為街上、屋外熙攘吵雜的人群喧囂。
然而,
一切似乎都變的不再重要,天地之間彷彿只有他一人,以及他手上那一隻墨筆。
他用竹筷輕輕夾了一塊蝦仁放進嘴裡,細細品味;
稍頃,
放下竹筷,提起墨筆,他認真寫到:
【龍井炒蝦仁:清香撲鼻,鮮嫩可口,龍井翠綠欲滴,蝦仁白嫩晶瑩。
色澤雅麗,滋味獨特,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溫陵城中堪稱一絕。】
寫完之後,王陽明滿意點了點頭,評析道:“早已聽聞,龍井蝦仁因選用溫陵最佳的龍井茶葉烹製而著名,今日嘗試,果真是色翠、香郁、味醇、形美。
將其放在遊記中的小版面處,定是能夠吸引喜好美食之人的注意。”
作為一名震天都的御史,王陽明有著三大愛好:美食,小說,風聞奏事。
品嚐著龍井蝦仁的美味,王陽明心裡越發覺得,微服私探的確是一件明智之選。若是大張旗鼓的來到此處,聽聞他風聲官員定是大擺宴席,風光招待,他又如何能夠吃到這般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小吃。
對面的桌子上,幾名吃客一邊吃著酒食,一邊聊著溫陵風聞。
“你們聽說沒有,唐縣令明日便要審訊許博文的案件。”
“話說回來,這許博文也只是夠老實,被老婆帶了綠帽子,還被同窗如此脅迫,若不是遇到唐大人,恐怕這是就無法解決了。”
“解決?這出了命案聽說不好解決,畢竟這柳成元乃是柳村寨的人,這柳村寨可是有人當過馬匪,狠辣得緊!”
“也對,這不沾親不帶故,唐大人豈是會為了許博文得罪整個柳村寨。”
將最後一塊蝦仁吃進嘴裡,王陽明眉頭微挑,嘴角露出淡淡笑意:綠帽、命案、老實人。作為一名御史,王陽明已經嗅到滿滿的八卦氣息。
作為大乾棟樑中堅計程車大夫群體之一,王陽明可謂是憂國憂民。
他始終認為,無論是奪位爭權,還是窺賞風月,百姓都有權知曉對時局資訊,無論是廟堂秘聞,還是名人軼事乃至市井奇談等。
除了王陽明,其他御史也是這般心思。
所以,如今大乾的御史,好比娛樂圈的狗仔隊,為了提高收視率,每天都在致力於暗中觀察,官員出軌、上班遲到、下班早退,偷稅漏稅、貪汙公款等等新聞。
除了御史真眼遍佈之外,大乾天都的小報也是非常盛行。要知道小報的發行,能夠給他們一筆不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