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BEP5:正義永存(6)
【我們當然不需要任何外國文化,因為我們的文化優於歐洲地區的所有其他文化。】——尼克斯·斯塔弗羅斯,1970年。
……
2016年5月中旬,地球聯合軍派遣往火星的遠征軍抵達了正在建設中的地月圈火星圈補給線的末端。這裡是地球聯合軍能夠提供支援的最遠範圍,遠征軍先頭部隊第30太空控制師還需要在茫茫深空之中飛行一個多月才能抵達此行的目的地——火星。儘管補給站仍未建成,在此處工作的地球聯合軍將士們和工程人員仍然熱情地迎接了路過的遠征軍,併為莫伊謝耶維奇准將一行人送上了祝福語。
“仍然沒有發現敵軍艦隊。”吉爾斯·普萊斯從艦外返回,來不及脫掉宇航服就找到了正在艦橋內待命的麥克尼爾,“想想就覺得不好受……這些火星人過去能做的事由於太愚蠢而無法超出我的預料,現在則因為其他理由而無法被我預知。”
“這些人只要還活著、還擁有他們麾下的那支艦隊,就不可能在我們持續逼近火星時袖手旁觀。”麥克尼爾冷笑著說,他倒希望敵人乾脆丟下火星不管,那樣一來遠征軍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沃斯帝國,而沒有了火星本土的敵軍宇宙艦隊註定無法獨自支撐下去,“這最後的一個月,我們更不能浪費了。羅根已經總結出了三十多種不同情況下的對應戰術,雖然這些戰術不見得能夠被師指揮部採納,我們必須擁有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隨機應變的能力。旗艦有什麼新的動靜嗎?塞東尼亞伯爵還有VIP最近恢復人身自由了嗎?”
塞東尼亞伯爵尼科斯特拉託斯作為登陸城原本的主人而不得不跟隨莫伊謝耶維奇准將一行人一同遠征火星,他履行的職責正如另一位同樣被關押在旗艦上的火星俘虜蕾姆麗娜公主所言,是【人形Aldnoah科技啟動裝置】。然而,塞東尼亞伯爵本人可能是所有火星俘虜之中適應現狀最快的一個:作為三十七名火星伯爵之中最先被地球聯合軍擊敗和俘獲者,這位火星伯爵的心態好得令人震驚,而且對地球聯合軍的各種安排從未表現出什麼不滿。
這是麥克尼爾試圖藉助塞東尼亞伯爵的幫助向火星的雷列加利亞皇帝傳送些戰術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並不相信塞東尼亞伯爵甘願讓局勢平穩地保持現狀直到戰爭結束。果然不出麥克尼爾所料,塞東尼亞伯爵在吉爾斯委婉地找到自己、以檢修Aldnoah裝備為藉口試圖借用早就在莫伊謝耶維奇准將接管登陸城指揮權後被棄置的【謁見廳】時,對方很快同意了吉爾斯的要求,甚至還拐彎抹角地詢問吉爾斯所在的密謀團體是否需要新成員——自然遭到了吉爾斯的拒絕。
在那之後,謁見廳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這也和吉爾斯叛逃到地球聯合軍之前最後從火星獲取的訊息相吻合。雷列加利亞皇帝的健康狀況近些年來每況愈下,第二次地球火星戰爭的爆發更是給他的身體造成了沉重打擊。兩年前的2014年,雷列加利亞皇帝尚且能夠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清醒並聽取臣民們的彙報、處理一些次要公務,而到了2015年這位自封火星皇帝的老人幾乎全天都在沉睡之中。由於擔心雷列加利亞皇帝突然陷入昏迷或是暴斃後整個火星軍的Aldnoah裝備啟動狀態重置、直接導致前線的火星軍潰敗,留守火星本土的貴族們安排了大量醫療人員晝夜不停地保護和醫治雷列加利亞皇帝,但老皇帝的病情並無根本性的好轉。
“即便用沃斯帝國最先進的生命維持裝置,也僅能保證他不死罷了。他那些病好像是早年在月球和火星科考期間逐漸形成的,而Aldnoadnoah科技更多地被用於殺人而非建設更美好的人類文明,“……也救不了他。也有一種可能是沃斯帝國還沒有挖出能用於醫學的Aldnoah科技。總之,按照他當時的病情,我看他最多再活一兩年。”
“所以說,火星人的平均智商在過去兩年的戰爭裡得到了顯著提升。兩年前他們根本不知道操心老皇帝的死活,一年之後終於想起來了,可喜可賀。”羅根有些玩味地說,兩年前沃斯帝國悍然發動戰爭時似乎所有火星貴族都沒有考慮過萬一雷列加利亞皇帝被唯一的孫女遇害的噩耗氣得暴病身亡後火星軍要怎麼入侵地球,“還是扎茲巴姆伯爵算計得精明,那時他就成了沃斯帝國的實際控制者了。”
“再多的權謀最後都是一場空啊。”談起扎茲巴姆伯爵的下場,麥克尼爾不由得有些感慨,那可能是整個火星軍之中最值得被地球聯合軍稱為對手的敵方領袖。“過了今天,我軍就會遠離後方支援的極限。本艦將會從明天開始進入全面戰備狀態,隨時準備和敵軍交戰。”
在麥克尼爾等人的努力維持下,【米夏利翁號】上的狀況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透過一些僅具備安慰功能的措施和另一些日常訓練工作,麥克尼爾在保證船員們擁有較高的戰鬥熱情的同時避免了船員陷入長期高度緊張狀態,這背後則是少數生來具有旺盛精力者的默默付出——他們在其他人輪換工作或休整期間負擔了更多的工作,而且不需要獲得什麼回報(羅根的心理分析在此時發揮了作用)。確信戰友們現在只需要一場戰鬥來檢驗成果的麥克尼爾迫切地希望遠征軍先頭部隊能夠早日抵達火星,那時沃斯帝國的罪惡歷史也將落下帷幕。
還有一件小事給他帶來了些許困擾。部分船員想要在戰鬥中得到更多的回報,這並不是麥克尼爾只靠持續開出空頭支票就能解決的。他可以選擇無視這些人的意見,身為長官的他可以很方便地透過些許不起眼的指令阻止某些戰鬥人員立功,而且不會被察覺。假如他把自己那其實起不到什麼作用的道德負罪感再降低些,或許他的心情會稍微好轉一些。
但他仍然覺得自己虧欠了那些戰友們一些東西。他有必要為那些被自己永久地改變了人生的人們提供一些回報,既要考慮當事人的需求,也要足夠彌補他本人的缺憾。羅根和吉爾斯說不定都會嘲笑他的偽善,而他也並不會介意直截了當地承認。
“我尊重各位的意見,也和謝菲爾德少尉他們都說過了。立功的機會……會盡量留給你們。”說服了包括羅根和老格蘭傑等人在內的艦載戰鬥部隊指揮官之後,麥克尼爾又找到了馬里奧·曼巴等人,鄭重其事地對他們說,自己期待著戰友們在接下來的火星戰役中立下大功、多拿幾枚勳章,“戰爭會有結束的那一天,在那之後一切就會迴歸常態。我也希望你們多為自己以後的生活爭取一些能避免你們隨波逐流的機會。”
“當然,我們得證明給老大看,不是隻有他們可以成為戰鬥英雄。”馬里奧·曼巴愣了片刻,而後大聲回應了麥克尼爾向他們丟擲的機會,“依我看,下次就算他們不插足戰鬥,我們也能取得一樣出色的戰果。”
“沒錯!”
這時的麥克尼爾已經基本放棄考慮火星軍宇宙艦隊的突然襲擊了,而世事終究難料。敵情在第30太空控制師脫離補給線末端後有所改變。5月22日,第30太空控制師第一梯隊偵察到了前方出現非己方太空艦艇的蹤跡,這一訊息導致第30太空控制師進入了戰鬥狀態,但隨後的一天內他們並沒有遭遇什麼敵軍。
搖擺不定的艦長們轉而提起了那個已經被莫伊謝耶維奇准將否決的想法:兵分多路前進。麥克尼爾和馬格巴雷吉上校等人堅決反對,理由是這很可能導致第30太空控制師在偵察技術手段無法有效發現敵艦蹤跡的情況下被各個擊破。作為對同僚們懷疑論調的回擊,麥克尼爾轉而提出了由艦隊中並不影響整體戰鬥力的四級艦外出偵察的方案。
“喂,這不就是等於分頭出門被埋伏嗎?”吉爾斯理所應當地沒機會參加作戰會議,他只得到了麥克尼爾的事後通知,並氣得頭暈眼花,“你既然自稱是當過宇宙艦隊司令的人,怎麼能拿出這種——”
“我們有適應太空時代的搜尋陣型,吉爾斯爵士。那是為了發現可能違規起飛的NOD兄弟會太空艦艇以及入侵地月圈、火星圈的SCRIN飛行器而設計的……雖說裝備配置情況不大一樣,應該還有效。”麥克尼爾很不客氣地教訓了吉爾斯,讓從來沒進入過太空時代的老古董趕快停止對自己的太空戰爭經驗指手畫腳,“羅根,跟我來。馬爾科姆大叔,你也來旁聽吧,我想你應該能很快理解我們的方案。”
“先等一等。”羅根稍加思索,建議麥克尼爾藉此機會再把吉爾斯派到登陸城上,“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的挑釁用得太多了,敵人說不定根本不會管我們又送去了什麼問候,而且他們很可能就此拒絕接受從被我軍俘虜的登陸城上發來的任何訊息……但他們不太可能拒絕來自【友軍】的通訊。”
吉爾斯還沒能接受地球聯合軍最高統帥部在過去幾個月裡試圖利用已奪取的登陸城內部超光速通訊裝置攔截火星軍內部情報的新事實,就被麥克尼爾推去了另一艘小型運輸飛船上。擺平了吉爾斯後,麥克尼爾抓緊時間和羅根、老格蘭傑分享了自己的戰術,並向他們諮詢了修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