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EP1:貪狼(3)
【在戰勝了所謂邪惡軸心的歷史的終結時代,奴隸制的新形式已經產生,其受害者包括在阿拉伯半島被剝奪基本公民權利的移民工人、各方面受到全面控制的亞洲工廠工人以及在非洲以強制勞動形式開採自然資源的所謂僱工。】——曼努埃爾·夏加爾,2018年。
……
“對,然後我們去碼頭轉乘……不,我勸您不要那麼想。”夾著地圖的麥克尼爾一瘸一拐地跟在健步如飛的安德烈亞斯·達爾頓身後,向對方解釋只能乘船而不能乘飛機的原因,“這裡根本沒有機場,別說運輸機了,直升機也只能憑運氣找降落地點。”
“可笑,布里塔尼亞的軍人難道在沒有機場的時候就不能乘飛機趕去目的地了嗎?”達爾頓被麥克尼爾這一番毫無說服力的辯解氣得笑了起來,“以後不要對外說你們這些人是帝國軍的預備隊,聽著都丟人。”
“這是有原因的,長官。”麥克尼爾停下了腳步,大聲向準備一頭扎進密林的達爾頓喊了起來,“請您遵守這裡的規定還有那些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您今天乘著直升機前去其他島嶼視察並且隨便找了個地方跳下去,在相應的島上工作的人之間就會發生些……非常可怕的事。”
達爾頓沒理他,只顧著往前走。麥克尼爾見達爾頓不聽勸,也只好加快腳步跟隨,他當然沒法說服一個心高氣傲的帝國皇家空軍上校。看在上帝的面子上,十年前那場大爆炸竟然沒把當時就和他一同在山頂看熱鬧的達爾頓炸死,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大難不死的達爾頓居然在仕途上還算順利。
自麥克尼爾離開那時算起,已經過了差不多十年,如今是皇曆2008年1月25日,距離他第一次確認當前日期已有四天,距他們抵達奧布群島的主島已有三天。風風火火地帶著考察團隊來到奧布群島上視察的達爾頓不知疲倦地四處奔波,把仍在盡力弄清當前狀況(尤其是最近十年前發生的大事小情)的麥克尼爾累得不清。
事實證明,麥克尼爾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花了幾年的時間平息內部局勢並重整軍事後,布里塔尼亞帝國對其傳統【盟友】南庭都護府發動了戰爭。這一仗裡,帝國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北方的聯邦無意援助以前和布里塔尼亞帝國眉來眼去的南庭都護府,當年被南庭都護府從南太平洋驅逐走的EU更只打算看熱鬧。儘管南庭都護府在戰爭爆發之前似乎就透過對布里塔尼亞的觀察確認了帝國的政策將發生大幅度偏轉,仍未料到帝國要對盟友發動戰爭的南庭都護府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將包括長雲府(也就是麥克尼爾熟悉的【紐西蘭】)在內的大片領土割讓給帝國。
“上校,您慢點——”
“怎麼,你累了?”達爾頓回過頭,語氣裡帶著一種麥克尼爾讀不懂的成就感,“亞當斯教官,以後你還要在這裡多訓練那些學員呢,體力上不能落後啊。”
“長官,這裡的情況很複雜。即便不談時常來偵察的南庭軍,光是這些開拓人員……唉,也真是讓我們所有人心力交瘁。”麥克尼爾無視了其他人的奚落和嘲笑,說著半真半假的話,企圖矇混過關,“整理檔案也很浪費時間,那些地名讓人很難馬上建立起一種直覺聯絡……”
“沒辦法,新政就要有新樣子。不適應的不止你自己,忍一下吧。”從麥克尼爾身後追上來的另一名軍官沒有嘲笑他,而是同情地拍了拍麥克尼爾的右肩,“……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是靠皇帝陛下才能有今天的。”
回顧過去的10年,成為布里塔尼亞皇帝的查理三世做出了許多讓麥克尼爾震驚的事,然而即便是對外發動戰爭或是對內逐漸奪回皇帝理論上擁有而以前基本沒怎麼落實過的無上權威,那都比不上這位皇帝對布里塔尼亞的種種【文化】的改變。將舊有的地名視為多餘的過時概念和不穩定因素本身的皇帝一度宣佈要取消全帝國的各級行政區劃名稱而只代之以數字和字母的組合,這一荒唐而異想天開的法令終於在幾年之後中止了,但它帶來的惡劣影響恐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修復。
就拿麥克尼爾相對而言更熟悉些的【紐西蘭】來說吧。即便在它落入南庭都護府之手以後,布里塔尼亞人仍然經常稱呼它為紐西蘭,然而當帝國重新徵服該地區後,這個使用了很長時間、公認最適合該地區的名字卻無論如何都不能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模糊不清的【第九區】。儘管布里塔尼亞人大可以私下繼續管它叫紐西蘭,誰若是膽敢在公共場合把這個名字說出來,就是舊貴族思想作祟、就是公然反抗神聖的皇帝陛下。
……真是荒唐透頂了,麥克尼爾想著。查爾斯皇帝若是僅僅發動戰爭也就罷了,居然還妄想著成為能命名世間一切的至高無上的主宰。讓這樣一個傢伙統治美洲,固然使得美洲的平民避免了在飛揚跋扈的大貴族和干涉美洲的其他兩大勢力影響下繼續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只可惜等待著他們的很可能是另一種同樣不見天日的生活。
“接下來我們要造訪B1島,但願那邊太平無事。”達爾頓上校叫來了直升機並讓麥克尼爾等人跟隨他一同前往奧布群島的第三大島嶼,麥克尼爾也只好遵命,“……別介意,長官。長期駐守這裡的人,精神壓力都很大。”
“我理解。這裡是帝國對抗南庭都護府和聯邦的最前線……國內對你們的非議很多,但在我眼裡,你們所有人都是功臣。”達爾頓從直升機上俯視著下方的設施,如今能出現在這座島上的每一棟建築都是以個人名義來到這裡為布里塔尼亞帝國開疆拓土的先驅者們打造的,“要是當年能直接把奧布群島拿到手,也就不必麻煩你們做這些了。”
“當初皇帝陛下沒有割走奧布群島而是對其地位進行了模糊處理,自有其高明用意。我等身為帝國的臣民,理應無條件支援陛下的每一個決定。”沒等和麥克尼爾身份相仿的其他教官答話,麥克尼爾搶先說了一番對查爾斯皇帝的吹捧之詞,“……長官,您真的要坐這架直升機去B1島視察嗎?”
“不行嗎?”被打擾了興致的達爾頓有些不悅地轉過頭瞪了麥克尼爾一眼,又看著其他欲言又止的教官,“你們不妨把話說清楚。”
“說不清楚,您到地方之後就明白了。”麥克尼爾嘆了一口氣,他自己其實也並不確定會發生些什麼,那些情報都是他在和別人閒聊的時候掌握的。
從直升機向下望去,坐落於索羅門群島西南方向的奧布群島如同一串貝殼項鍊一般點綴在南太平洋的邊緣地帶,也成為了布里塔尼亞帝國和南庭都護府之間的天然分界線。這些只有當地土著部落居住又缺乏自然資源、風景秀麗的島嶼在雙方簽訂停戰條約時不約而同地被忽視了,也許是因為它缺乏相應的價值,也許是由於它原先就是南庭都護府和聯邦之間用來劃分勢力範圍的工具——總而言之,帝國軍當初沒有試圖從索羅門群島繼續南下佔領奧布群島,而南庭都護府在缺乏聯邦協助的情況下也無法從新幾內亞一帶恢復其對奧布群島的控制權。
不談這二十多座小島背後的人命糾葛,單以觀光遊覽的角度來看,麥克尼爾會更傾向於把這些島嶼開發成原生態旅遊景點。那些已經厭倦了現代化城市的快節奏生活的人們想必會很樂意到原始森林裡放鬆一下的,這裡除了布里塔尼亞帝國派遣的開拓人員和當地的土著留下的痕跡之外,一切都算得上是純天然的。
當然,那是對於排在後面的無足輕重的島嶼而言。奧布群島的三座主要島嶼(分別被標註為O1、R1和B1)目前是布里塔尼亞帝國重點開發的目標,居住在島上的開拓人員夜以繼日地建造著各種設施,他們既要和當地的土著部落打交道,又要防備隨時會來附近偵察的南庭軍。不僅如此,開拓團隊內部也有不小的矛盾,只不過麥克尼爾現在還沒機會親眼見到罷了,但他僅從旁人的描述裡就能感受到那種衝突的嚴重性。貴族和平民之間的衝突,布里塔尼亞本土居民和編號區居民之間的衝突……天曉得查爾斯皇帝是怎麼把這一切壓制下來又整個布里塔尼亞打造成一座高效的戰爭機器的。
視察O1島的過程很順利,那裡有布里塔尼亞帝國在整個奧布群島唯一的機場(做了相當多的偽裝以免引起南庭軍警覺)。乘著直升機抵達O1島的達爾頓一行人剛落地就受到了駐紮在島上的開拓人員的熱烈歡迎,這些人先是給達爾頓舉辦了一個簡短的歡迎宴會,而後帶領達爾頓前去參觀建造在另一側的船塢,裡面已有幾艘用來在南庭軍準備強行登島時進行反擊的武裝炮艇。
不過,麥克尼爾直到現在還沒有搞清帝國軍突然之間對一個被遺忘了許久的群島採取行動的原因。南太平洋諸島遠離帝國本土而且還處在南庭空軍的威脅之下,如果戰爭真的就此爆發,多奪取幾個島嶼並不能給帝國軍帶來額外的優勢。
他的疑惑在R1島得到了部分解答,前來這座島嶼執行任務的開拓人員很好地沿用了南庭都護府和聯邦管理偏遠又沒有價值的南太平洋島嶼的方法,那就是隻管象徵性地從當地土著部落徵收些物資,而後又把一些自己用不上但可能對土著們很有用的東西當做回禮贈送回去。託這種溫和措施的福,R1島上的土著部落是三個主要島嶼中最安分的那一批,這也是達爾頓敢在R1島大膽地訪問土著部落的原因之一。
“差不多十年前,我在非洲也和一群土著打過交道。”直升機快要抵達目的地的時候,一路上都在看風景的達爾頓終於又開口了,“那裡的土著居民飽受EU奴役,他們都盼望著能有人把他們從保留地拯救出來。可惜,我失敗了……不僅如此,我們在南非的同胞發起的正義反抗,也被那些愚蠢又殘暴的共和派鎮壓了。”
麥克尼爾沒有回答。【埃裡克·亞當斯】不該瞭解當年發生在南非的那些事的內情,那是【邁克爾·麥克尼爾】才知道的。
“不必為他們惋惜,大人。”過了半晌,前面的駕駛員搭話了,“這些愚蠢的傢伙遲早會後悔的,當他們那引以為豪的【文明】被我們這些他們所鄙視的【野蠻】摧毀的時候,我們會重新定義文明。”
“沒錯,就是這樣。”麥克尼爾笑了笑,繼續說著完全違心的話,“他們一定會後悔的,到那時他們就會明白,他們日後要受的苦難完全配得上他們的愚蠢。”
經麥克尼爾這麼一帶動,直升機裡的其他人也陸續發言了,不過大多隻是說了些表明自己對帝國或皇帝陛下的忠誠的話。這種氛圍多少讓麥克尼爾感到窒息,現在的他能選擇的只有忍耐。會有轉機的,等到他找到機會,他就離開這個鬼地方、返回真正值得他效忠的自由之國。
直升機很快抵達了B1島,和前兩次訪問不同,這回是事先沒有通知的突然襲擊。正如麥克尼爾和其他聯合學員團的教官事先警告的那樣,遍佈森林又多山的B1島上幾乎就沒有適合直升機停靠的地方,但身為空軍軍官的達爾頓並不信邪。他讓直升機駕駛員圍著島嶼邊緣繼續飛行,尋找著他認為適合降落的地點。
“依我看,這裡的開拓人員是工作最努力的。他們事先沒有得到警告,但島上的偽裝做得依舊毫無破綻。”達爾頓口頭表揚了一下B1島工作人員的努力,“……對,就是那裡。在那個土坡附近。”
駕駛員順著達爾頓所指的方向看去,在其中一座山丘附近找到了一個地勢較為平緩的土坡,準備在它上面降落。就在直升機緩緩飛到土坡上空時,從附近的樹林裡突然飛出了一根尖利的木棍,它緊貼著直升機飛過,幾乎命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