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大唐,虛有其表,唐易很清楚這一點。
大唐強大起來,需要時間。
梵閾有句話說的沒錯,以弱吞強,很難消化。
大唐弱,黑食強,武帝能放的下,其他人未必放的下,就連劉淵都很難說,更不要說其他人。
龐大的帝國,錯綜複雜的關係,如今又多了黑食帝國,真正凝聚起來,非常之難!
內部矛盾最難解決,好在眼前還有一個辦法,把矛盾向外轉移。
集結所有力量向外擴張,在戰爭中化解內部矛盾,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短時間內有佛門坐鎮,不會出問題,給唐易一些時間,遲早會解決。
既然有此雄心,眼前的問題不是問題,要是連這都解決不了,趁早打消念頭的好。
佛門大力支援之下,一切進行的很順利,唐易在唐王府住了兩個月後,帶著鶯公主、唐無雙啟程。
武帝帶著劉家強者同行,安排劉淵坐鎮。
翻過蒼龍山脈,北上抵達帝都,時隔數月,變化很大!
皇宮內,大唐高層匯聚一堂,凡事都得有規矩,立規矩的時候到了。
幾股勢力交錯,唐易早就有了打算,原先的職位不變,漠河、天黍、夜冥冊封為大將軍,各領一軍。
如此便能與龍牧野的鎮北軍一系抗衡,也算是給他們提個醒。
唐七經過磨鍊,漸漸有了些氣象,總攬朝政的事情交給唐七,有唐家支撐,不會出什麼問題。
如此安排看似沒有問題,卻有一個很大的弊端,真正能讓唐易放心的力量,沒有!
唐易有了計劃,心裡還在猶豫,重建學府!
騰龍學府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快速凝聚屬於自己的力量,效果很好。
問題這樣怕引起佛門猜疑,躊躇許久,唐易還是暫打消這個念頭,不成熟!
學府培養弟子需要時間,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唐易等不了那麼久,也沒人會給他那麼長時間。
所以,唐易還是決定從天黍著手,集中力量培養出一支強大的軍隊,用另一種方式來變強。
或許沒有從頭培養穩妥,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穩定大唐,徐徐圖之,而他沒有太多時間,唯有加快速度。
安排好所有,大唐帝國運轉起來。
此時,唐易再次見識了佛門的恐怖,要說之前大夏民眾能臣服,唐易還能理解,原先大燕帝國的民眾都能臣服,未免有些恐怖!
怪不得道門如此忌憚佛門,一旦佛門有所動靜,便會聯起手來,一起抵抗。
先有道門和騰龍學府,後有大燕、道門、騰龍學府。
唐易知道自己有些輕敵,不過現在知道也是件好事,心裡提前有個準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