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可以把一張卡的錢分到幾百張卡里,由幾百個人操作,這樣分發下去工作量會小很多。”
“我猜他們也是這樣做的,不過那得是信得過人的才行,要不然中途捲款跑路就麻煩了。”
一想到這個事情周澤宇又頭大,他是腦子進水了,以後肯定不會搞這種折騰人的普惠活動。
廣告商對這次的宣傳效果相當滿意,知名度打響了,產品也供不應求。
網路上鋪天蓋地都是相關的圖片連結分享,每個人都是產品的代言人。
關鍵花費開銷居然比以前的模式還低了15,這是不可想象的。
更多的推廣朝著周澤宇湧來,有些老闆甚至直接丟了沓支票,金額多少隨便填,只求能儘快安排。
因為競品公司上了第一期推廣,導致他們的市場份額被擠佔的相當嚴重,用斷崖式下跌來形容都是輕的。
這是個敵進我退的過程,必須要及時採取行動,不能等到情況完全惡化才反應過來。
最有效的打法當然是如法炮製,走別人已經實踐過的成功道路。
周澤宇是不想在搞了,可又不好意思推脫,只得先簽下幾個大品牌研究下新模式。
“他們現在連廣告詞也不願意給了,還得我自己想。”
“廣告費也包括在代言裡面了,誰能有你這待遇,你在那麼敬業,廣告公司怕不是要哭慘咯。”
“我們自己開個公司,專門養一批專業人才如何?”
周澤宇問起周靈兒的意見,每次有大事兩人總會關上門好好商量一番。
“靈感這種東西說不準,就好像一個從業20年的資深設計師,他的審美偏好未必能迎合當代年輕人的時尚潮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種很難有壁壘的東西,如果我們招人的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格式,久而久之就僵化了。”
“那就讓所有人給我們打工就好了,廣發英雄帖,優中選優。”
周澤宇的共創模式並不是什麼新奇玩意,很多公司都在用,特別是高校的那些創新比賽,就是獲得創意靈感的最佳之地。
藉助自己的人氣流量,周澤宇開啟了第二波宣傳營銷。
[畢了業的就不能完了嘛,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沒上大學的不可以麼?我還有半年就是了]
[宇哥,我腦瓜子不靈光,但我動手能力強,有沒有合適我的活動]
[你又開始不務正業了]
[這個鳥愛豆除了演戲什麼都會]
[你的本職工作到底是什麼?是演員啊!哥哥!]
周澤宇掩嘴慘笑,自己好像真的是幹啥啥成,一路上暢通無阻。
那些指責自己不務正業的倒也不是不無道理,只是他的通稿多數要在下半年才會集中爆發。
或許到時又會被人嫌棄天天刷屏?想換臺都逃不掉,睡覺也會做噩夢。
“你最近怎麼一直待在家裡,沒工作嗎?”
“我現在靠賣你的周邊,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周靈兒找到了另類的生財之道。
“嗯?我的周邊?”
“是啊,各種各樣的周邊。”周靈兒縮著後頸,點了點頭。
喜歡被全網封殺後,我成了娛樂圈嘴替請大家收藏:()被全網封殺後,我成了娛樂圈嘴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