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宇清點了一下賬面資產,接下來的日子他要悠著點花。
廣告的代言費壓了一半,這部分不擔心,兌現只是時間問題。
《懸崖之下》的片酬只預付了30,剩下的大頭估計要扯皮好一陣子。
加上一些剩下的零零散散,周澤宇的公司卡上還有個200來萬。
“我去,錄影棚原來那麼貴啊。”
網上的價格參差不齊,裝置從幾千到幾十萬不等。
周澤宇對這行了解不深,也不清楚會不會長期從事歌唱事業,因此投入相對謹慎。
自己先前的首秀出道積攢了不少粉絲,各平臺加起來四捨五入也有1000萬了。
可惜後續的運營推廣沒跟上,也沒專人負責更新動態,粉絲的成色未知。
“我去,我要招個運營才行,這事丟給羅亭好了。”
羅亭宛如一個千斤頂,哪裡需要往哪放。
作曲出歌的事情也被提上議程,周澤宇本想抄幾首大明星的未發專輯,卻發現自己記得的歌曲已經聞名遐邇了。
根本沒有操作空間。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出歌的門檻已經低到普通小白也能即興作曲。
周澤宇攤開五線譜旋律,望著那幾個蝌蚪音符,呵呵地傻笑著。
第一眼一頭霧水。
第二眼靈光乍現。
第三眼大作已成。
“我的天?發生什麼事了,我這已經寫完一首曲子了?”
周澤宇的手不聽使喚地寫著詞,這是首古風詞,旋律悠揚輕柔,歌詞頗有古韻。
“風箏誤誤了梨花花又開...”
周澤宇跟著調哼了兩句,認得這是《風箏誤》。
別看旋律不少,可常用的就二三十種,周澤宇一通簡單的排列組合,數小時的功夫湊出了12首來。
“可以出一張專輯了,一天一張專輯,什麼叫效率啊。”
沒有任何的預熱,沒有任何的宣發,只有簡單一行字。
[寫了幾首歌,希望大家喜歡]
粉絲們起初沒抱多大希望,畢竟周澤宇是舞蹈生出身,寫歌作曲不是他的強項。
[還行吧,我覺得有一點音樂細胞,但也就那樣]
[別的不說,就衝這12首歌的數量,給個三連不過分]
[旋律有點熟悉,好像在哪裡聽過,又說不出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