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需要這些]
寰宇娛樂分享了一個連結,裡面是個即時共享雲盤,看大小足足有十幾g。
周澤宇本想再多問點線索,奈何對方全部已讀不回。
“還真是高冷呢,想把我拱到臺前剛正面,自己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
要不是有任務在身,周澤宇可不想蹚這趟渾水。
好在不是壓縮在一個檔案包,而是按專案拆成了幾十份。
要不然以周澤宇這電腦的龜縮網速,可能等分享連結失效了也沒下好。
[系統提示您,現在下載速度接近上限,是否需要試用會員?]
“試用。”
周澤宇想都沒想,白送的東西豈有不要的道理?
<bs出頭。
[系統提示您,試用會員已結束,是否開啟正式之旅?]
看了下價格,周澤宇被成功勸退了。
一個月要30塊不說,還得捆綁銷售一堆全家桶。
不僅如此,起訂還得一季度起步,要是忘記關自動續費,一扣就是100大洋。
“算了算了,這速度將就著用,也還可以。”<的資料夾,裡面都是合同的掃描件,只不過年代有些久遠,基本是五六年前的。
“好傢伙,那個時候片酬就有300萬了,真行啊。”
印象裡那會兒上千萬的明星都能被稱作大腕,破億的明星屈指可數。
片酬急速膨脹也是兩三年後的事情了,不過輝煌的時間很短暫,幾乎是曇花一現。
緊接著迎來一波整治限薪行動,往後圈內人很少再用片酬衡量自己的咖位了。
現在得出的資料都是第三方公司測算出來的,由於統計口徑存在差異,因此不同資料來源的數額也非常懸殊。
合同套用的是模板,主體內容都大同小異,周澤宇只對專案和金額以作區分,其他的內容只是大概掃一眼。
“嗯哼?怎麼會有兩份一模一樣的合同?”
同樣的一部電影,一份合同上的金額是300萬,另一份合同上的金額是100萬。
敏銳的周澤宇很快便意識到這是陰陽合同,陽合同對外繳稅,抽屜底下的陰合同才是實際收入。
“為什麼寰宇娛樂會有敵對公司的絕密資料。”
回想起之前星環娛樂進行過幾次內部整頓,估計是有高管離職後帶走了公司的商業機密,礙於身份不方便出面,所以“委託”自己作為代言人。
周澤宇開啟exce表,把每個專案按照時間順序逐個記錄好。
原以為明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日子應該閒適得很。
但這易天陽著實是個例外。
不得不說粉絲們吹他勞模沒誇錯,每天不是在趕通稿,就是在接代言,一年沒休息過幾天。
最忙的一天飛了三個地方,畫了個等邊三角形了屬於是。
數了數兩個合同的數額差距,光是今年就有3500萬。
陰陽合同也分類別,有些陰陽合同是以股權投資的形式注入到易天陽的個人工作室中作為補充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