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纛飄飄,前鋒的精旗迅速分列左右,肅然以待,中軍緩緩上前。
交州都督李大亮一身戎裝,端坐馬背。
範梵志不敢耽擱,率先上前,以中原禮節叉手拜道:“林邑國範梵志,攜林邑臣民見過李都督”。
見範梵志如此知趣,李大亮自然不能託大,畢竟林邑國乃是大唐的藩屬國,範梵志也是太上皇李淵下旨冊封的林邑王,雖是番邦小國,但以禮法而言,身份尊貴,地位等同於大唐的郡王。
李大亮翻身下馬,大步上前,攙起年邁的範梵志,“林邑王有禮了,我乃交州都督李大亮”。
等範頭黎等人各自上前見禮後,範梵志側身指著一邊的王駕延請道:“還請都督上車,王宮已備薄酒,好為都督接風洗塵”。
現如今真臘大家在數十里外虎視眈眈,林邑有求於大唐,範梵志的姿態也是格外的低,竟是邀請李大亮登上王駕。
這若是換作其他心大的將帥,說不定還真就應允這偌大的恩遇,畢竟王駕可不是隨便乘坐。
但李大亮生性敦厚正直,聞言當即正色拒絕,“多謝林邑王好意,然於禮不合,林邑王先行,本都隨後即可”。
見李大亮恪守禮制,範梵志心裡一喜,他還真就怕遇到那種蠻橫的將領,若是來一個蠻橫的唐將,現在即便是命他牽馬墜蹬他也不敢不從啊。
再三客氣後,範梵志登上王駕,李大亮翻身上馬,緊隨左右,範鎮龍等其他林邑文武官員見狀也是心裡好受許多,看向李大亮的目光裡也帶有善意。
占城西南六十餘里外的大塱山,真臘軍便駐紮在此。
當聽聞唐國旗幟進入占城時,伊奢那跋摩的心瞬間冰涼,整個人陰沉得令人望而生畏。
若是特牧城外的留守大軍沒有兵敗,伊奢那跋摩多少有些底氣,不至於如此被動,但現在伊奢那跋摩面對的困境頗多。
最主要的還是三個方面。
其一,糧草不濟;
其二,軍心不穩;
其三,兵力不足。
另外新佔的扶南之地,多有反叛,畢竟扶南歷史悠久,扶南國已經深入人心,很難接受昔日的附屬部落如今侵佔他們的領土,還要面對來自於大唐的壓力。
伊奢那跋摩一時間陷入僵局,若是就此退兵,那新佔的扶南故土必將也是難以穩定,只能灰溜溜的撤回王都,如此一來,那他伊奢那跋摩傾國之力,征戰大半年,差點耗盡真臘國力,最後無功而返,也就成為天大的笑話。
這是伊奢那跋摩萬萬難以接受的情況。
思慮良久後,伊奢那跋摩主動修書,命人遞交給唐國主將。
“李、李都督,敢問那伊奢那先在信中……”,見李大亮拿著伊奢那跋摩的信陷入沉思,即便是年老持重的範梵志也是忍耐不住,遲疑的問道。
李大亮緩過神來,將信遞給範梵志,說道:“伊奢那先主動答應退兵,不會對林邑用兵,只是他要求繼續侵佔扶南”。
聽到這話,林邑文武官員瞬間大喜。
“那太好了,快答應他了”,範鎮龍一拍案桌,驚喜叫嚷道:“這還有什麼可猶豫了,快快應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