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涼城,城北。
在漢家文化的城池裡,城池一般以均以南北一條最為寬闊的大街來分割東西兩城,如長安城,朱雀大街貫通南北,左右兩城便是萬年和長安,其他州縣的城池也不外如是。
並且官衙,即州衙和縣衙,一般修建在南北大街的盡頭,也就是城池的最北邊,體現著地位的尊崇,當然也有記載,長安城的最北邊是太極宮,洛陽城的最北邊是紫薇宮。
還有一個地方也是記載,也就是現在的高涼城。
高涼城歷史悠久,因背靠高涼山而得名,《讀史方輿紀要》記載:“高涼山,本名高粱,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在此設定高涼縣,歸合浦郡屬縣,三國東吳改設高涼郡,後來多次廢置,武德四年,廢高涼郡,改設高州。
高涼郡的官衙本來也是在城池最北邊,後面便是高涼山,風景秀麗,甚是怡人。
仁壽二年,名動天下的嶺南聖母冼夫人在高涼山下的別院逝世,隋文帝追諡“城敬夫人”,並在其住所立碑紀念,後來馮盎繼任高涼郡守,便陸續將官衙搬離。
現在高州的州衙已經遷到城中,城北的原官衙已經改成嶺南聖母廟,以供人拜祭。
時隔五年,高衝再次來到聖母廟,拜祭完冼夫人,也看到當年他在牆壁上的題詩,感慨萬端。
轉身看著身後臉色戚惶的馮暄,高衝沉聲道:“你知道為何令祖母如此受人尊敬嗎?”
馮暄默然不語。
“縱觀聖母一生,大力推行漢文化以及倫理道德,移風易俗,改善陋習,堅持天下大一統,不搞分裂,不搞獨裁,致力於維護華夏團結,使得嶺南民眾安居樂業,她是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第一人,是女性立德立功第一人,更是女性享萬民祭祀的第一人”。
高衝聲音激昂,側身指著那些排隊上香的人,有行商,有學子,更有眾多當地的老弱婦孺,“你看看,睜大你的眼睛看看,這就是百姓的意志,這就是百世流芳,再看看你,心中作何感想?”
馮暄聞言臉色煞白,上下嘴唇直哆嗦,低著頭只覺得羞愧難當。
“經略使,家父昨夜已在宗祠跪拜一夜,他已知錯了”,馮萬輔忙是攙扶著馮暄,臉色悲慼的說道。
高衝聞言臉色一肅,看向馮盎,“戴罪之人,緣何出現在這裡?”
馮盎臉色一變,忙是躬身拜道:“經略恕罪,這便將其押入大牢”。
高衝不置可否,看向馮暄,“不管你用何等手段,我只要談殿下山,無論……死活”。
馮暄木然的點點頭,他也是明白高衝的心意,如果事情辦不成,或許念在馮氏面上,可免死死罪,但活罪難逃,但若是辦成了,那他馮暄或許還有進一步的空間。
等馮暄出發後,高衝徑直來到州衙。
“馮都督,近年來高州各地編戶入籍的成果如何了?”高衝換上官袍便是一副公事公辦的姿態,“這可是最能體現嶺南羈縻州縣政績的地方,馮都督莫要懈怠啊”。
馮盎也不在意高衝的態度,躬身回道:“還請經略放心,高州下轄各州縣的編戶入籍一直在持續進行,不敢懈怠”。
“好”,高衝點點頭,然後活動一下筋骨,“左右無事,那就將戶冊拿來看看吧,哦對了,先前傳信於你的事,可有回應?”
馮盎一愣,這還真要查驗戶冊,竟是如此較真,不過他也絲毫沒有慌亂,躬身應著,然後說道:“已遣人去查,但有訊息,便即刻上稟”。
看得出來,馮盎絕對是看出高衝的意圖,無論高衝表現得如何強勢,即便馮智戣那廝已經面露不滿,馮盎也一直是態度恭謹。
高衝對此也很是滿意,不怕你看出意圖,只要你傾力配合便好,當即下座來到馮盎面前,也不避諱馮智戣等人,直接說道:
“明達公,想必你也明白現今局勢,聖人即位後,大刀闊斧進行改制,三日一詔,五日一旨,從未間斷,這天底下只准許存在一個意志,那就是朝廷的意志,你我私交,暫且放在一邊吧”。
馮盎聞言心底更是一鬆,笑著回道:“攸之有心了,老夫曉得,斷不會辜負聖意,還有攸之的一番苦心”。
“那就好”,高衝頷首一笑,正準備抬腿就走,然後一頓,看著低頭垂眉的馮智戣,拍拍他的肩膀輕笑道:“三郎,拳頭鬆鬆”,然後朗聲大笑著離去。
待高沖走後,馮智戣便是一臉悲憤,“阿耶,他高攸之怎敢如此姿態?”
“他代表朝廷,你要他作何姿態?”馮盎只是雲淡風輕的負手說道。
馮智戣撓撓頭,也是實在想不通,“高攸之一時親近,一時疏遠,也不知他到底何意,實在令人費解,昨夜席間還私交甚篤,今日便這般不留情面,當眾訓斥馮……伯父,更要查驗戶冊,他到底怎麼回事?”
“你伯父附逆從賊,難道不該訓斥?查驗戶冊本就是履行公務,難道不該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