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薛府走後,李世民便是強忍住興奮之色,徑直回到長安。
甫一回到宮中,高君雅等人便是風風火火的聯袂而來。
李世民心裡一抖,還以為是何處傳來的壞訊息,最近半年來,他真是如履薄冰,但抬頭一看,高君雅等人全部是面露笑意,前面領頭的高君雅更是腳步輕快,一臉得意之色。
“陛下,嶺南來信”,高君雅從懷中掏出高衝上稟的奏疏,雙手奉上。
李世民頓時大喜,不等張阿難上前轉接,便是親自下陛,大步上前取過來。
待展開奏報之後,從頭到尾一看,李世民大聲叫好。
“攸之這一手分化瓦解真是好彩”,李世民朗聲笑道,然後冷哼一聲,“入朝自辯,等那寧長真入朝,朕且看他如何自辯”。
“陛下,寧道明已伏誅,寧長真已在入朝途中,對於寧純、龐孝泰等人何處獎懲,還需儘快定奪”,高君雅等李世民平復下來後便是直言道。
李世民手捧著奏報回到座位上,聞言微微頷首,若有所思,“你們覺得應該如何?”
高君雅看了看其他三人,直言道:“南合州刺史寧純忠心為國,應當重賞,另有南尹州都督府長史盧德用、東羅縣令盧南等人,也當酌情封賞”。
“那白州龐氏呢?”李世民挑眉問道。
聽得李世民問及白州龐氏,高君雅尚未回話,蕭瑀便是冷哼一聲,“龐孝泰畏懼寧賊淫威,附逆從賊,自當懲戒”。
“但他後來及時醒悟,並未造成損失,且助力良多,又該如何?”高士廉慢吞吞的說道。
蕭瑀之將臉邁到一邊,不予理會,反正在他看來,附逆從賊,必須嚴懲,他的脾性就是這般剛硬。
李世民不置可否,並未表態,看向沉默不語的房玄齡,“玄齡以為如何?”
“有功則賞,有過當罰,陟罰臧否,陛下自有裁決”,房玄齡微微躬身笑道。
如何封賞,那自然是皇帝一言而決,李世民無奈的瞥一眼高君雅和房玄齡,這二人心思通透,還真是不如蕭瑀這骨鯁之人的言行爽利,蕭瑀可不管恁多,直抒胸臆,無所畏懼。
李世民也不再詢問,沉思良久,便是說道:“玄齡擬旨”
“擢南合州刺史寧純為欽州都督,東羅縣令盧南為姜州長史,南尹州都督府長史盧德用封東羅縣男,食實邑一百戶,越州合浦統軍莫仲文加宣威將軍散官銜,白州刺史龐孝泰加通議大夫散官銜,白州兵曹參軍龐孝節為番禺軍府統軍……
吏部有司,即日銓選姜州、南合州二州刺史”。
待房玄齡擬旨過後,李世民一頓,轉身從案桌抽出一封圖冊,略一思索,便是繼續揮手道:“再擬,撤欽州都督府南亭、玉山二州,其地併入姜州、廉州,姜、廉二州納入南康州都督府,傳旨南康州都督馮立,即刻接管二州,編戶入籍”。
房玄齡聞言一愣,而後忙是擬旨。
“至於攸之……”,李世民話語一頓。
高君雅忙是出列,“陛下,高衝尚未赴任,實不應再加封賞,應責令其即刻到任”。
李世民擺擺手笑笑,示意高君雅稍安,高君雅也就順勢退下,再不堅持。
蕭瑀看得嘴角直抽抽,心裡暗罵虛偽。
“攸之先前應是銀青光祿大夫,現在轉廣州大都督,便加武散官吧”,李世民皺眉思索道:“傳旨,加廣州大都督、燕國公高衝冠軍大將軍散官頭銜”。
高君雅眉頭一挑,並未出聲。
房玄齡再次揮毫潑墨。
這番封賞,李世民真可謂是煞費苦心。
其他人還好,如寧純、盧南二人,直接擢升,盧德用也直接封爵,乃是這群人裡唯一封爵的人,可見李世民對於爵位的重視,但其他人就有些不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