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龐孝節的話,龐孝泰也是反應過來,悲憤說道:“經略,劉衍昌所謂平叛,不過是託詞,他覬覦我龐氏久矣,當時若不是他在背後虎視眈眈,我也不會輕易屈服於寧賊”。
高衝大概有些瞭解,微微頷首,“說一說這個劉衍昌”。
龐孝節口齒伶俐,立即說道:“劉氏的族地在水鳴堡,便在博白城西四十餘里,劉氏勢力在白州數一數二,不弱於我龐家,多年來便是明爭暗鬥,只是還沒有達到動用軍隊的地步……”。
隨著龐孝節慢慢敘說,高衝對於這個白州劉氏也是逐漸清晰。
說來這個劉氏竟是名門之後,這一支劉氏先祖竟然是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劉隆。
西漢末年,王莽專權,南陽的安眾侯劉崇起兵反對王莽,劉隆之父劉禮積極響應,後來劉崇兵敗身死,劉禮也隨之遇難,唯有年僅七歲的劉隆倖免於難。
長大後的劉隆繼承父親遺志,繼續參與反對王莽的活動,後投奔劉秀,平定江淮、西征川蜀,久經戰陣,屢立大功,劉秀登基後,劉隆先後受封亢父侯、竟陵侯、扶樂侯、長平侯、慎侯等爵位。
後來交趾郡叛亂,光武帝命伏波將軍馬援出征平叛,以中郎將劉隆為副將,大軍到達交趾後便是大勝。
然而副將劉隆在班師回朝時身患重病,途徑白州時病逝於白州,當時正值盛夏,無法及時扶靈回鄉,便只得就地將輿櫬安葬於駐軍之地,也就是水鳴,並且有一支後人從此紮根於白州水鳴。
所以這水鳴軍府的統軍劉衍昌便是東漢慎侯劉隆的後人。
聽到這裡,高衝若有所思,撇頭吩咐道:“取地圖來”。
突地謹立即整理案桌,鋪開地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衝看向博白城西的水鳴,龐孝節會意,也是上前指著水鳴堡的地圖,開口介紹。
“這裡漳水流經,有一處向北的險灘,喚做北戍灘,便是東漢劉隆駐軍停靈之處,數百年來便是兵家要地,歷朝歷代這裡常有駐軍,乃是博白城咽喉之所,水鳴堡便在北戍灘邊,堡內最大的勢力便是劉氏”。
高衝微微點頭,算是明白這裡為何會有一個水鳴軍府,並且整個白州六縣,也就兩個軍府,其中博白軍府是中府,這個水鳴軍府是下府,只是水鳴堡隸屬於隔壁建寧縣,也就是說其他四縣並無軍府。
這個時候,李世民還沒有開始整理行政區劃,天下多達五百餘州,共有軍府八百多個,直到貞觀中後期,李世民已基本完成區劃調整,天下共計三百六十餘州,六百二十餘軍府,其中關內道,也就是京畿地區,軍府數量最多,達兩百餘,其餘有些地方便是一州一軍府的配置。
略一沉思,高衝便對龐孝泰等人沉聲說道:“你們放心,是非曲直,我自會查察,到時候一定給你們一個說法”。
龐孝泰感激涕零,竟是下座拜倒在地,“謝經略大恩”。
龐孝節見狀一頓,也只得下座拜倒,其餘龐大倫等龐氏族人紛紛隨之拜倒。
高衝一頓,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也不攙扶,直說道:“不必如此,我自當秉公處理”。
龐孝泰沒有反應,只是應著,而龐孝節便是心裡一突,面帶憂慮。
“勞煩安誠安排食宿,今夜便叨擾了”,高衝起身笑道:“明日一早,便進駐博白城”。
“這是自然,經略可先稍作歇息,我這便下去略備薄酒”,龐孝泰忙是應諾。
龐孝節也是躬身後,“歇息之所已安排妥當,經略這邊請”。
高衝笑盈盈應著,走到門口腳步一頓,看向龐孝泰。
龐孝泰微微一愣便是明白過來,忙是說道:“經略放心,一切從簡”。
高衝點頭含笑,“安誠機敏,正該如此”。
將高衝等人安排妥當後,龐孝節連忙找到龐孝泰,面色有些埋怨,“大哥不該如此的”。
“什麼?”龐孝泰獨自一人坐著,面前擺放著白州地圖,頭也不抬的問道。
“經略剛剛說安誠機敏,他可是看明白了,你行大禮逼經略表態支援龐家,大可不必如此”。
龐孝節有些焦躁的說道:“這一路來我也看明白了,經略他不是薄情寡義之人,我們幫他扳倒寧氏,不用你說,他也會幫助龐家”。
“下去”,龐孝泰抬起頭來,皺眉訓斥道:“好生安排晚宴,莫出差錯”。
“大哥?”龐孝節一愣。
“你說的我何嘗不知,只是經略在白州待不久,機不可失,便是經略因此心生不喜,將我前番功績盡數抹去,我也心甘情願”。
龐孝泰蹦的起身,咬牙切齒說道:“劉氏欺人太甚,三叔之仇,我若不報,誓不為人”。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