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萬突厥大軍長驅直入,一路攻破延州、丹州,直抵合水北岸的梁山。
抵達梁山後,突厥便是不得不停止進軍,因為同州道行軍總管秦瓊已經在屯兵合水南岸。
一路行來,並沒有遇到多少抵抗,這使得突厥兵馬士氣高昂,在頡利可汗有意的傳播下,突厥士兵紛紛認為唐軍已經嚇破膽,已經退守他們的都城了。
見唐軍據守合水,頡利可汗不屑一顧。
在梁山紮營後,第二天便是下令進攻,合水並不寬闊,自西北向東南的流向,突厥兵馬很快繞過合水,直衝唐軍營地而來。
臨近午時,豔陽高照。
秦瓊橫槊立馬,面色凝重,身後兩萬唐軍嚴陣以待,他非常清楚,憑藉他麾下的兵力很難抵擋突厥二十萬大軍,眼見鋪天蓋地的突厥騎兵呼嘯而來,氣勢駭人,秦瓊深吸口氣,高舉手中馬槊。
“大唐萬勝”。
呼聲震天,兩萬人依據有利地勢,同樣爆發出震天的威勢。
秦瓊瞭解四面合圍的謀劃,所以他不能退,最起碼也要堅守到其他三路大軍到來,雖然兩萬對敵二十萬極其困難,但是佔據著有利地形,固守兩三日,秦瓊還是有這個信心。
同州,往西便是京畿,絕不能退。
看著唐軍固守死戰之態勢,頡利可汗立馬山坡,敏銳的直覺使他下意識的覺得其中有詐。
一路行來都沒有遇到抵抗,為何現在這些唐軍擺出死戰的架勢,據探馬回報,這同州的兵馬至多不過兩三萬,這豈不是螳臂擋車。
“大汗”,大將阿史德烏沒啜手提一根狼牙棒上前,“我去試一下唐軍的實力,早就忍耐不住了”。
頡利可汗微微頷首,“第一次進攻勿要使出全力,探出唐軍虛實即可”。
烏沒啜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精神抖擻的應著,正打算出陣。
熟悉中原的阿史那思摩急忙說道:“烏沒啜不可大意,看對方秦字將旗,應該唐國大將秦叔寶,這人勇力絕倫……”。
然而阿史那思摩的話還沒說完,便只聽得烏沒啜冷哼一聲,“他有勇力,我也不是泥捏的……”,毫不猶豫的策馬衝出陣去。
只聽得烏沒啜高舉狼牙棒呼喊道:“阿史德部落的勇士,跟我殺”。
烏沒啜便是阿史德部落的俟斤,也就是酋長,在突厥頗有威名,一根狼牙棒勢大力沉。
秦瓊見突厥已經發動攻勢,高舉右手,等突厥兵馬靠近,便是重重一揮手,唐軍弓弩齊發,這種情況下不需要考慮瞄準,只需要仰天拋射即可,突厥兵馬頓時陣型一亂,但是很快就以烏沒啜作為箭頭,迅速調整陣營。
“殺”,秦瓊也不猶豫,挺起馬槊便是居高臨下的衝殺,其後騎軍緊緊相隨。
秦瓊在秦王府時便是馬軍總管,深知騎兵作戰之要點,此番居高臨下,後發制人,全軍戰意高昂,而最後的步軍則是依託地勢,建立起嚴謹的防守陣型,逐步推進。
一個照面,兩軍相交,便是一片狼藉。
烏沒啜勢大力沉的狼牙棒,舞動生風,聲勢極其駭人,那真是碰著即傷,砸著就死,一棒砸在腦袋上,便是紅的白的一齊飛濺,面對這等鈍器,繞是頭戴堅固的鐵盔亦是無用。
秦瓊身為當年瓦崗的四驃騎之一,威震中原,一身武力實乃當世一流,一柄馬槊橫勇無當,只一個照面,便是捅穿兩人,揮手一抖,從斜刺裡抽出馬槊,再順勢一個橫掃,便是不下兩三人落馬。
若論統領全軍的主帥,大唐首推李靖、李績等人,但如果挑選衝陣拼殺的勇將,秦瓊必在其中。
戰事依舊激烈,雙方主將皆以勇武著稱,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各自部下也都是奮力拼殺。
烏沒啜麾下僅萬餘騎兵,秦瓊麾下也不過七八千騎軍,打著打著,唐軍在不知不覺之間,漸漸向兩翼分去。
烏沒啜大喜,下意識認為唐軍堅持不住,“漢人頂不住了,勇士們,鑿穿他們”,手中狼牙棒揮舞不停,繼續呼喝衝殺。
隨著烏沒啜充作箭頭,突厥兵馬銳不可當,竟是迅速鑿穿唐軍陣營。
遠處高坡之上,觀戰的頡利可汗眉頭一皺。
身旁的阿史那思摩急忙說道:“不對,唐軍這是有意引誘烏沒啜鑿穿”。
“快傳令給烏沒啜……”,即便是突利小可汗也是看出不對勁了。
領軍作戰的人都知道,兩軍交戰,特別是這等上萬人的大規模戰鬥,絕對不可能迅速分出勝負來,而這股唐軍,前面勇猛精進,後面竟是忽然變了陣型,竟使得烏沒啜如此順利的鑿穿,定是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