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節瞪眼道:“你一個武人要恁文雅作甚”。
“義貞這話不對,攸之可是朝野名士”,房玄齡笑道:“那許多詩詞可是引得士人交口稱譽”。
眾人談笑著來到偏殿,李世民回頭一看,便是一頓,失笑道:“倒是忘了一個人,阿難,把侯君集喚來”。
侯君集應該是還沒有走遠,當內侍上茶時,侯君集便是來到偏殿,他官拜右衛大將軍,但剛剛李世民也不知是有意無意,竟將其給落下了。
各自見禮入座後,李世民神色一肅,直說道:“阿難,唸吧”。
李世民身後侍立的張阿難從懷中掏出軍報,低頭便是念起來,內容並不多,僅有寥寥幾句話,但是眾人聞言臉色全部沉重。
來了,突厥來了。
不出所料,聽聞李世民登基的訊息,頡利可汗徵召漠北部落,共計二十餘萬兵力,聚集定襄城,虎視關內,即將揮師南下。
“各位,先前朕採納攸之策略,收空代北,聚兵關內,現在除河東外,其餘兵力已經抵達京畿,具體如何應對,拿出你們的章程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座諸位全部是肱骨心腹,李世民也沒有端著架子,接過內侍奉上的清茶便躺靠在榻上,以一個舒適的姿勢看著眾人。
高君雅作為首相,率先發言。
“陛下,突厥南侵,我等早有準備,是故不必焦慮,兵力既已齊聚京畿,現在選派領軍將領即可。
至於戰與和,則需視形勢而定,不過臣主張,優先主戰,絕不可露怯於賊”。
聽到高君雅的話,眾人也是點頭附和,作為首相,他表達的意思便是定下基調,同時也是眾人心底的想法。
“高相公所言極是,一定不可露怯,不然咄苾老賊只會愈加猖獗”,李世民點點頭,表示同意。
然後便是坐直身子,目光堅毅的說道:“他要戰,那便戰,他要打到什麼地步,我們就陪他打到什麼地步。
時間要打多久,我們不做決定,交由頡利去做決定,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高衝率先擊掌喝彩,高君雅等人一愣,瞥一眼高衝,便是跟隨一同擊掌。
“陛下說的極是”,高衝緊緊攥著拳頭,“他頡利如果執意攻城,那我們拼著關內打成廢墟,也要將他留下”。
李世民聞言臉色一滯,無奈看一眼高衝,便是搖搖頭喟嘆道:“如此兩敗俱傷,於事何益?”
“那就要看頡利的了”,高衝沉聲道。
李世民沉重的點點頭,示意張阿難鋪開關內地圖,沉默片刻,便是直接說道:“玄齡執筆”。
眾人忙是下座躬身敬聽,張阿難迅速鋪開聖旨,房玄齡蘸墨執筆。
“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恭,拜涇州道行軍總管,領梁州、洋州等漢中府兵,駐兵涇州折墌城;
右衛大將軍侯君集,拜豳州道行軍總管,領秦州、原州等隴右府兵,駐兵豳州長武城;
左武衛大將軍秦瓊,拜同州道行軍總管,領絳州、慈州等河東府兵,駐兵同州合陽城
右武衛大將軍程知節,拜岐州道行軍總管,領商州、金州等山南府兵,駐兵岐州岐陽城。
其餘諸臣,隨朕坐鎮長安,若頡利兵進京畿,即刻合圍”。
四人聞言大聲應諾。
尉遲恭、侯君集、程知節、秦瓊,這四人全部是得力大將,有這四人統領四方府兵,當可無憂。
並且李世民的安排相當具有針對性。
如侯君集駐守的豳州,豳州多崎嶇塬峁,地形複雜,利於藏兵,而侯君集便是豳州三水人,熟悉地形。
還有秦瓊,駐守同州,統領絳州等河東兵馬,河東兵力多在羅士信的絳州都督府麾下,而羅士信視秦瓊如父兄,極其恭謹,一定是全力配合秦瓊。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