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著李道玄的目光看去,只見是李孝恭等人圍著李神通、李神符等人在聊天,高衝若有所思,當即拍拍程知節的肩膀,點頭示意離開,便是朝李道玄走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走到身前,李道玄耳朵一動,撇頭來看,便是笑道:“是攸之啊,祝賀你進爵啊”。
“大王要這麼說的話”,高衝負手一笑,“那我就祝賀大王履新大都督了”。
揚州大都督,轄揚、舒、壽等六州,屬於上都督府,位列從二品,統轄江淮重地,非同一般都督府,李道玄以二十二歲的年齡便是官拜揚州大都督,足以見得,李世民對他的重視程度。
李道玄明白高衝的意思,咧嘴一笑,拉著高衝坐下,“那就別稱呼大王了,還是喚我表字吧”。
“禮不可廢”。
高衝一邊坐下,一邊笑道,他很清楚李道玄的脾性,極類李世民,英果率直,也不遮掩,便是直接問道:“大王是在看那邊?”朝一堆宗室郡王那邊昂首示意。
李道玄給高衝斟滿一杯酒,笑道:“被你看到啦”。
“大王怎麼不過去?”高衝繼續問道。
李道玄聞言一嘆,“我跟淮安王叔脾性不合,過去也是無話可說”。
淮安王李神通的父親是唐太祖李虎的第八子鄭王李亮,而李道玄的爺爺是唐太祖李虎的第五子雍王李繪,血緣關係相當親近。
只是李道玄的性格就跟他的偶像李世民一樣,率直豁達,向來看不慣驕矜自大、斤斤計較的李神通,叔侄二人少有交集。
話音落下,李道玄忽然頓住,看向高衝,“攸之你是不是知道淮安王叔的心思?”
高衝也不否認,“略有猜測”。
李道玄聞言眼睛一亮,湊近問道:“那攸之可有什麼辦法勸解淮安王叔?我擔心、擔心他今夜會趁機發難,說不定會讓聖人難做”。
高衝認真看一眼李道玄,心裡慨嘆:李唐何其幸運,不僅擁有長孫房杜、尉遲程秦、李靖李績這等忠直能臣,更是擁有李孝恭、李道宗、李道玄這等宗室賢王,李唐奪取天下實乃天意。
李道玄跟李神通並沒有深厚的情誼,但是他擔心李神通會依仗輩分給李世民難堪,竟是如此憂慮,可見這位二十二歲郡王,最純真的赤子之心。
“我便是看大王臉色憂慮,是特來勸解你的”,高衝微微欠身,接過李道玄遞過來的酒杯,如實說道。
“勸解我?”李道玄年僅二十二歲,在李世民的率領下東征西討,軍爵過人,但是未經朝堂磨礪,在其他方面終究是有些欠缺,聽到高衝的話,李道玄並不明白。
“大王不必憂慮”,高衝含笑說道:“聖人既然特意舉辦夜宴,定是早有預料了,淮安王即便心有不滿,相信聖人也可迎刃而解”。
李道玄微微一愣,繼而搖頭苦笑道:“攸之說的是,是我杞人憂天了,我都能想到的事,聖人一定早就想到了”。
想通這一點,李道玄便是爽朗一笑,“那就不想那些腌臢事,咱們痛快喝”。
在他看來,他們身為宗室皇親,便應該為國分憂,即便沒有能力建立功業,也不該給君主添亂。
但今日下午,他拜訪襄邑王叔時,遇見李神通,聽他吐槽不滿,心中便是產生不快,同時表示對今晚夜宴表示擔憂。
現在聽高衝這麼一說,李道玄豁然開朗,本就性格率直,當即便是將其拋之腦後,略有些期待的討論起履新揚州大都督的事。
李道玄雖然也有擔任主官的經歷,曾拜河北省行軍總管,征伐劉黑闥,但那時候是領軍作戰,更有李靖等人輔佐,現在是封疆大吏,主政一方,職責不同,他隱隱有些期待的同時也是唯恐辜負皇恩。
高衝見狀便是寬慰道:“揚州平定久矣,再有應國公輔佐,大王當可寬心”。
提到應國公,李道玄立即問道:“你對應國公可熟?他是怎樣一個人?”
李道玄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他唯恐武士彠人品不佳,到時候拒絕配合,那對於他這位懵懂的都督來說,將是相當不妙。
應國公武士彠,現在官拜檢校揚州都督府長史,日後便是李道玄麾下第一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