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奉太上皇命,以金冊長孫無垢為皇后。
爾其抵承懿訓,表正掖庭。降情以逮下,誠事以防微。敬循禮節,以率嬪御。
膺茲嘉命,可不慎歟”。
李世民和長孫無垢相敬如賓,情比金堅,二人相互扶持多年,李世民對於這位結髮妻子向來敬愛有加,這即位第一詔便是冊立長孫無垢作為一國之母的皇后,這也是情理之中。
金冊皇后屬於意料之中,但令眾臣沒有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直接一步到位,命張阿難繼續宣詔。
“敕曰:
儲貳之重,式固宗桃。
一有元良,以貞萬國。
…
中山王承乾,器質衝遠,風猷昭茂。
性聰敏,特敏惠。
丰姿峻嶷,仁孝純深。
……
遐邇囑意,朝野具瞻。宜承鼎業,允膺守器,可立為皇太子。
所司具禮,以時冊命”。
武德七年初,李世民功業鼎盛,名聲愈勝,李淵便下詔將李承乾的恆山王改封為中山王。
年僅七歲的李承乾長相清秀,一身冕服穿戴在身上,低著頭有些怯怯的接受冊命。
隨後,第三封詔書便是通傳天下,新皇即位,武德八年結束後,改元貞觀。
隨著這些儀式的結束,李世民正式即位,成為大唐帝國第二位皇帝。
“傳旨,五日後望朝,設在承天門聽政,屆時,朕將承天門唱名,封賞功臣”。李世民緩緩說道。
眾臣聞言,頓時大喜,齊聲山呼拜倒。
高衝心中直呼好傢伙,李世民是懂人心的,這個舉動可以深深抓住功臣的心啊。
宮門唱名,封賞功臣。
這是何等的榮耀,這遠遠比一封聖旨封賞的官爵更具有象徵性意義啊。
今天初十,五日後正是十五,也是半月一次的朔望朝會。
“朔”是農曆每月初一,“望”是農曆每月十五,朔朝便定在初一,望朝便在十五。
這兩天的朝會不等於每日的朝參,每日朝參是五品以上官員以及各部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才可以參加。
而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會則是在長安城九品以上的官員參加。
以前每逢朔望朝會都是在太極殿外的廣場舉行,始終是在宮牆裡面。
而現在李世民定在承天門外舉行,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為了給他的功臣揚名,給他的功臣長臉。
承天門外就是朱雀大街,可以想象得到,到時候一定是百姓雲集,人聲鼎沸。
在這種情況加官進爵,意義非同小可,可以說是相當的有儀式感,相當的有牌面。
顯然這個舉動是李世民自己想到的,高衝同樣是有些期待,說是不期待那絕對是虛偽,人活著,誰不好名。
君不見,數百年後,流傳一句話,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引得那些讀書人狂熱追捧。
現在則是,承天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
剛到家,累趴了。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