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劉弘基看著地圖陷入深思,高衝並沒有打擾他,靜靜品茶等著。
這時聽得院中傳來腳步聲,還有低聲交談的聲音,高沖默默起身,開啟房門來到院中。
“阿三,十一,你們滴咕什麼呢?”高沖走出去問道。
只見高十一手中緊緊抱著一個皮質小包裹,視若珍寶一般緊緊護住。
“郎君,燕州王使君遣人送來一些胡椒粉”,高十一獻寶一樣上前遞上小包裹,然後忽然想起來,興奮問道道:“郎君,聽說你給我們賜名了,我現在叫高溫了?”
呃……高衝臉色一滯,仁義禮智信,忠孝節恕勇,溫良恭儉讓……這高十一可不就叫高溫嘛。
“對,你就叫高溫”,高衝嘴角抽抽,憋著笑說道:“只不過你沒有補貼”。
高溫不解其意,只是嘿嘿笑著,他只知道他這個家生奴僕也有大名了。
“胡椒粉?”高衝接過小皮包,掂量了一下並沒有拒絕,“這可是好東西,你等下弄只羊羔來,晚上烤肉串”。
不愧是太原王氏的人,出手就是大方,這一包胡椒粉少說也有一兩斤了,大唐不產胡椒,一般是從天竺或者波斯運過來,十分稀有,即便有錢也難買到,民間俗稱一兩胡椒一兩金,這個金可不是銅錢,而是實實在在的黃金,足以見得胡椒的珍貴。
據史書記載,唐代宗時期宰相元載貪汙胡椒八百石,可見其富裕程度。
“什麼烤肉串?”劉弘基從後面過來,好奇問道。
高衝失笑道:“提及酒肉,你倒是敏感”。
說完便是揚了揚手中包裹,“王詵送來一些胡椒粉,晚上烤羊肉串,邊吃邊聊”,說到這裡,高衝也有些嘴饞。
只是劉弘基一聽便是臉色一肅,拉著高衝回屋,搖頭道:“王詵的東西不能收”
高衝一頓,笑問道:“你還怕有人舉報我受賄?亦或是覺得太子會介意?”
在高衝看來,一包胡椒粉雖是珍貴,但也無傷大雅。
劉弘基一拍腦袋:“你的事說完了,我差點忘我來找你的事,你看這個,太子走郵驛傳給我們的信”,說著便從懷裡掏出一封公文
高衝有些意外,接過一看,便是三省傳給易州的公文,李世民竟是將信夾雜在公文裡。
等看完之後,高衝閉上眼睛,微抖的手證明他的心情並不平靜。
“弘基兄,這麼多年了,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高衝抓住劉弘基的臂膀沉聲說道。
劉弘基咧嘴一笑,“你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冷靜,你不知道,我看完之後,激動得將桉桌竇掀了”。
“正常,這能不激動嗎?”高衝哈哈笑道:“自古以來,臣子功勞最大者莫過於從龍之功,多年的艱辛,終於要有結果了”。
“準確來說,應該是九年,自前隋大業十三年至今”,劉弘基慨嘆道:“我還記得,當年你提著王威的頭顱連夜投奔聖人,一晃九年過去了”。
“等太子繼位後定要一醉方休”,高衝心情極其暢快,投資多年,現在終於有結果了。
“所以,王詵的贈禮你還要嗎?”劉弘基回過頭來問道。
“要啊”,高衝瞪眼說道:“白送的為何不要,反正他王家有的是錢”。
見劉弘基皺眉不解,高衝見左右無人,只得說道:“王詵雖然跟廬江王走得近,但畢竟沒有實質性的行動,不好治罪,現在太子欲行大事,內部必須求穩。
王詵出身王氏嫡系,他近日來既然如此配合,那就說明他已經擺正立場了,更或者說太原王氏擺正立場了,既如此,何必在這個節骨眼上去深究,即便我知道他日後可能出事,但至少現在,一無證據,二要求穩,所以完全沒必要針對他”。
這些道理劉弘基自是明白,只是他有些不放心,直說道:“若是現在跟王詵交往過多,難免日後遭受牽連啊”。
“你真當我是一個人來的啊”,高衝笑道:“這也是太子的意思”。
劉弘基頓時臉色一變,附耳低聲道:“威鳳衛的人跟著你?”
高衝只是聳聳肩,不置可否。
這時劉弘基忽然反應過來,看向高衝,眼裡全是狐疑,“太子說已經謀劃妥當,自會有人聯名上疏,我怎麼覺得這套路似曾相熟”。
高衝只是捏捏鼻子,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略施小計,見笑了”。
劉弘基瞪大眼睛,“真是你謀劃的?”
高衝點點頭,毫不諱言的說道:“我只是提出那麼一點點思路,具體實施並不是我一個人,還有薛伯褒,長孫房杜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