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及集結良原府兵後便是直奔安定。
安定,城西大營,這便是安定軍府的駐地,安定軍府設有統軍一名,即唐萬仁,別將一名,即唐萬義,下轄五個校尉,共計一千五百名府兵。
唐家兄弟二人是李藝的舊部,然後掌兵的五個校尉,其中有三個是李藝的人,安定軍府的實際掌控者便是李藝。
因此李藝心中理所當然的將安定軍府視作私兵,毫無防備的前往城西大營,殊不知現在的大營裡早已經是暗流湧動。
中軍,五名掌軍的校尉齊聚一堂,上首是一名鬚髮微白的大漢,身材雖是瘦削,但看起來很有壓迫感,顯然這是一名老卒。
“葛老兄,將我們兄弟叫過來,這是有什麼事嗎?”一個衣衫不整的校尉揉著臉,很是不爽的問道:“這大冬天的,被窩裡摟著娘們多舒坦,起來挨凍作甚”。
“劉三,你知道某的來歷嗎?”上首的葛校尉沉聲問道。
劉校尉聞言一頓,繼而看看左右失笑道:“你們看,這葛老兄又要吹噓他的光榮事蹟了,行了行了,知道你是晉陽老兵,現在不還是跟我們平級,到底有啥事,沒事我回去接著睡了”。
“我葛從壽在晉陽時,便是聖人麾下府兵,經歷數次大戰不死,現在忝為校尉,深感皇恩……”,葛校尉緩緩說道。
但那劉校尉明顯已經不耐煩,直皺眉打斷道:“行了,你到底要作甚?”
葛從壽手扶橫刀,盯著劉校尉露出毫不掩飾的殺意,“某想說的是,某這一生忠於聖人,忠於大唐,但有作亂之人,定斬不饒”。
劉校尉一愣,“你莫不是昏頭了,你忠心老子就不忠心了”。
“李藝已經決意謀反,你作何打算?”葛從壽曾的起身,逼視著劉校尉厲喝道。
“什麼?”劉校尉大驚失色,“大王要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眼見劉校尉三人全部面露驚色,但對於李藝依舊忠心,葛從壽再不拖延,當即拔刀喝道:“來人,誅殺叛逆”。
不待話音落下,便是欺身上前,一個側噼將劉校尉砍翻在地,另外兩個校尉見狀驚恐萬狀,轉身就跑。
“還不動手”,葛從壽瞪向另外一名校尉。
那校尉反應過來,衝上去挺槍刺到一人,只是另外一人衝出中軍,大聲呼喊,“來人吶,葛從壽謀反了,他要殺燕郡王……”。
李藝畢竟是主官,多年運作,安定軍府多半是他親信,見這名校尉驚恐喊叫,不少忠於李藝的府兵急忙圍上來,營中頓時一陣大亂
葛從壽大怒,“李藝謀反,不想死的丟下兵器,李藝無兵無將,造反必死無疑”。
“是葛從壽謀反”,那名校尉倉惶逃進人堆裡,不停地鼓動著不明所以的府兵。
“放屁,某是晉陽老卒,跟了聖人十幾年,忠心耿耿……”,葛從壽氣得怒目圓睜,“太子馬上就到,殺了叛賊,領功受賞,殺”,說罷葛從壽便挺刀衝上前。
“怎麼回事?”李藝急忙駐馬,臉色大變,“何處傳來喊殺之聲?”
“大王,是大營”,唐萬仁同樣驚慌失色。
“大營怎會廝殺?”李藝臉色煞白,差點跌下馬來,“莫不是、莫不是李世民來了?”
“大王快走”,唐萬仁回過神來,急切說道:“無論如何,安定府兵一定是出變故了,快逃往突厥”。
“走,速走”,李藝毫不猶豫地調轉馬頭,直奔城外奔去,城門大開,城門校尉遠遠看見李藝,正欲上前見禮,便見李藝馬不停蹄的衝出城門。
由於劉校尉等兩個忠於李藝的兩名校尉身死,大營裡很快分出勝負,葛從壽將大營交給另一名校尉接管,便是領兵直奔刺史府,這一趟註定撲空,得知李藝僅率百餘騎出城後,葛從壽立即追趕。
“不對”,這時唐萬仁反應過來,急忙勒馬,“極有可能是大營火併,我們這一走,劉三他們可就完了”。
“這…”李藝頓時覺得心亂如麻,慌亂間見綁縛的趙慈皓面露笑意,更是惱怒,當即上前揮動馬鞭抽過去,“這到底怎麼回事?”
趙慈皓儘管吃痛,依舊是撇嘴嗤笑道:“城中自有忠義之士,爾等豈能如願”。
李藝大恨,唐萬仁急忙勸住,“看來只有逃往突厥了,留的命在便好”。
話音落下,便只聽得李藝的親衛驚呼一聲,“大王,前方山樑出現大隊人馬”。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