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廓一怔,看看左右無人,低聲問道:“這是太子的意思?”
“我可沒說”,高衝笑道,然後深深看一下王君廓。
“君廓,你我乃是太子親信,當為太子分憂才是,現在王家已經識趣了,我們也不能做太絕,你懂我的意思吧?”
王君廓心思急轉,忙是點頭道:“我懂,既然如此,那我便心服口服了,這個功勞且讓給他王詵了”。
話說完後,王君廓吧唧吧唧嘴,啐罵道:“他大爺的,出身世家就是不一樣”。
高衝眼睛一瞪,王君廓忙是咧嘴笑道:“當然,攸之你不一樣”。
“關於軍府操練,你有什麼想法?”高衝徑直問道。
王君廓這廝雖然品行不端,但是對於軍事一道,不可否認,真是頗有天賦,儘管多次取勝依賴於詭計,但是他的戰績是不假的,他用兵練兵的能力依舊是頂尖。
要不然當年在亂世中,王君廓也不會憑藉一己之力佔據太行山,先後連敗宋老生、丁榮等隋室大將,綠袍帥的名號雖多是吹噓,但也是實力的體現。
“塞外一馬平川,我的意思是直接操練軍陣”。
王君廓對此早有腹稿,直接說道:“往日在營中,只是操練金鼓、旗幟、號令、隊形、騎射等,疏於戰陣演練,主要是場地受限,進行軍陣操,可以補充短板,另外,軍陣演練綿延數里,聲勢浩大,更有利於震懾突利”。
“好”,高衝含笑讚道:“君廓想法與我不謀而合,此次軍演便著重演練戰陣”。
說到軍陣,高衝便是不得不佩服華夏古人的智慧。
在戰爭這一方面,華夏人真是天賦異稟,先不提三十六計等各種計謀,單是行軍佈陣便是一門無比高深的學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規軍的行軍打仗可不是一窩蜂那樣亂哄哄的,古人也是可以排好佇列的。
那種稍微訓練一下步兵隊形,來一個齊步走,然後就橫掃天下,令當世名將驚為天人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因為正規步卒排好的佇列同樣是整齊劃一,令行禁止的便是形容佇列透過金鼓之聲、旗幟變換等命令,便可迅速調整佇列。
後世的軍事體系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無數古人一代代凝聚下來的智慧。
“我給你兩天時間,巡察各軍府的準備情況,一應人員、軍械、金鼓、旗幟、後勤等等,務必備齊。
此次軍演務必嚴謹認真,但凡有敷衍了事之人,即刻上報,從重處理”,高衝嚴肅的說道。
王君廓肅然領命,他現在一門心思的跟緊高衝的腳步,以體現對李世民的忠誠,對於高衝的命令,他將一絲不苟的完成。
等王君廓走後,高衝繼續翻看幽燕軍冊,心中感慨萬千。
時間,現在最需要的便是時間,自信給予李世民三年時間,便可恢復國力,不至於現在這般連軍備都捉襟見肘。
現在的唐軍府兵裝備壓根就達不到標準,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窮,只拿長槍兵舉例。
一個長槍兵按照常規標準,需甲胃一套、長槍一根、橫刀一柄、步弓一支含弓弦三根,箭失三十根)、軍帳一套含相應的橫杆、大量、釘、錘、樁等)、一斗二升的乾糧袋一個、一斗五升的水袋一個、另外短刀、銼刀、鉗子、磨刀石、解甲刀等等。
這僅僅是一個長槍兵的裝備,另外還有相應的輔兵、民夫等等。
先不提各個兵種的裝備,一支軍隊往往還需要三五倍的後勤人員來服務,打仗就是打後勤,打仗就是拼國力,這種說法真是一點沒錯。
幽州的軍演如火如荼,李世民亦在關中效彷,只不過在關中的形式更應該是巡防。
李世民一連下達數道旨意,派出六路巡察使,無一例外,全部是昔日天策府大將,分別是尉遲恭、程知節、秦瓊、丘行恭、侯君集、張公謹。
以此六人,巡察關中諸州軍府,提調轄區軍務,擁有臨時掌兵之權,對外便是聲稱加強巡防,謹防突厥南侵,名正言順的理由使人心服口服。
只是如此一來,一些有心人便是坐臥不安,你巡察諸州防務這沒有問題,為何可以接管軍權,雖然是暫時性,但是軍權這東西若是忠誠之人掌控,自然是心底坦蕩,隨時可以交出,但對於某些有心人來說,那就是他的護身符啊。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