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薊縣城外,大雪紛飛。
李瑗出城後便一聲不吭,直接坐進馬車裡,身邊僅有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婢女侍奉。
至於依依惜別的場景,那不好意思,現在的廬江王心情很差,對於高衝等人完全沒有好臉色。
高衝等人也只當沒看見,按照崔敦禮的話說,廬江王僥倖苟活,已是太子恩德,若在前朝,即便不死,也少不得奪爵流放。
一路送到城外十里亭,天地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遠處的山崗如同銀蛇蠟象一般連綿起伏。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車隊在亭外停住,亭中已經溫好濁酒。
“安上,元質,就此別過,祝一路順風”,眾人進入亭中,高衝舉杯說道。
崔盧二人舉杯一飲而盡,溫熱的酒水下肚後,驅散寒冷,頓時只覺得渾身舒暢。
“攸之,長安再見”,崔敦禮叉手一禮。
“珍重”,高衝拍拍崔敦禮肩膀,然後看向盧元質,“這一路元質務必當心,看護好廬江王,安全返京便是大功一件,他若是出事,我們全脫不了干係”。
盧元質鄭重應著。
“雪下大了,攸之,王使君,請回吧”,崔敦禮拜別。
王君廓朗聲一笑,“二位,一路安好,這一夜之間便下這麼大雪,當心道路溼滑”。
一夜大雪,天地皆白……高衝頗有感慨。
看著天際邊的山巒雪景,還有不遠處官道旁的千人衛隊,旗幟獵獵作響,府兵們身上已經落下厚厚一層白雪,見此場景,不自覺喟嘆道:“此情此景,當賦詩一首啊”。
崔敦禮眼睛一亮,他可是通曉經史,平日裡同樣喜歡吟詩作賦,立即說道:“攸之將出大作?來,速取紙筆”。
隨從立馬鋪紙研墨,動作很是熟料
高衝愕然,。
敦禮捻鬚笑道:“一路行來,若有所得,我必迅速記錄下來,以免遺忘,所以我家隨從常備紙筆”。
“安上當真是文人騷客風範,我不及也”,高衝搖頭笑道,當即上前持筆,筆走龍蛇。
“白雪歌送崔舍人歸京……”。
崔敦禮看的眼睛一亮,他的名字竟然出現在題目裡,這首詩竟是為他而作,誰人不知高攸之大才,那他的名字將隨這首詩一同流傳。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
薊城西門送君去,去時雪滿燕山路
…”。
“好,好詩,好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攸之當真大才也,這一首詠雪送別詩,其意境之壯美,比擬新穎貼切,當為送別詩之最”。
崔敦禮臉色漲紅,拍手叫好。
王君廓雖是不學無術,說不出這首詩好在何處,但他心思機敏,見崔敦禮如此稱讚,同樣在一旁附和喝彩,“攸之真是大才”。
高衝臉不紅,心不跳,直襬手道:“詩詞歌賦僅供消遣抒懷之用,終究小道耳,不值一提”。